文章就一個選擇伴侶的選擇性問題展開討論。在這個問題上有選擇困惑的人往往是那些搖擺不定的人,或者說分不清主次,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最看重什么。相反那些有伴侶的人卻能說出最欣賞對方的是什么,最大的優點。其實能走到這一步。這很重要。
讓我想到直接導致決定選擇問題的價值或選擇的結果的不同,是由于 人的價值觀不同。所以我如果要提高自己面臨選擇的能力,就要清楚的認知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對自己最重要。當需要抉擇的幾種事情擺在面前的時候,就要慎重考慮了。
以前自己只知道需要分析,也不懂如何分析,今天上午看到了baby的朋友圈很受益。面臨選擇有一個方法論,把各個選擇所具備的優缺點或者條件的重要性按123分排列。每個條件是否是我所需要的只區分1或0。以此方法來做一個統籌,一次不行,在不同時間多思考幾次,盡可能全面的分析。
當然了這也是我看到的一種方法。重要的還是實踐,關于理論和實踐這兩方面我意識到實際行動是一個比較困難,需要打破原有舒適圈的行為。之所以我們需要實際行動是因為我們在學習這個概念之前并沒有相應的行為。所以我愿意把它理解為“培養腦習慣”。以便以后遇到同樣的事情能有行動來支持解決。嗯,,就這么多了。目前只是學習和加深了這個概念,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大的收獲,可能也是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并沒有太多需要重大選擇的時刻。也沒有太注意。我希望我今后能多留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