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里一個同事告訴我,他小學時,學校預防黃疸性肝炎,每人發了一包板藍根。我以為他騙我,但其他幾個同事居然頻頻點頭說他們的學校也有過類似做法。肝臟是重要的消化、代謝器官,也是免疫調節器官,對于肝炎的預防,怎么能靠板藍根?難道中國人所有病的預防都靠板藍根?所以我想有必要跟大家談談病毒性肝炎的預防。
肝臟是重要的消化、代謝器官,也是免疫調節器官。而病毒性肝炎則是威脅肝臟常見疾病,可怕的不只是病毒性肝炎本身,更是由于病毒性肝炎會導致肝硬化、肝癌等一系列疾病。
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區別
肝炎是指各種化學和生物致病因子(如肝炎病毒)的作用下,引起肝臟的急性或慢性的炎癥(肝細胞的變性、壞死和增生);長期的慢性炎癥就會造成肝臟纖維組織的增生,纖維組織的大量增生會使肝臟變硬,就是醫學上叫的肝硬化;前兩者雖然也是嚴重的疾病,但總體上仍認為是良性病變,其中有少部分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會發生肝癌,就是一種惡性腫瘤了。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目前主要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5種,分別由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五種病毒引起。近年又發現有己型肝炎和庚型肝炎。
在我國感染病毒性肝炎的病人中以甲型肝炎感染最多,我國約有80%的人曾受到顯性或隱性的感染,但沒有慢性病人。乙型肝炎感染次之,近60%人口感染過乙肝病毒,其中約有1億2千萬乙肝病毒攜帶者。戊型肝炎感染居第三位,約17%的人被感染。丙型肝炎感染為第四位,約3.3%,其中約有一半丙肝病毒攜帶者。每年因肝病死亡人數約30萬,其中50%為肝硬化及肝癌。我國現有慢性肝炎病人約2000萬,80%是乙型肝炎患者。而全世界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約3.5億,我國占1.2億。
普通人日常防傳染的注意事項
甲型及戊型肝炎是通過消化道傳播,而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通過母嬰垂直、血液、體液、注射及性接觸等傳播。對于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同住一宿舍、共同用餐、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播。
家中如果有人得了急性肝炎時,特別是甲型及戊型肝炎,首先:應設法讓病人及早去醫院隔離治療。暫時需要留家治療的也要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在起病后3星期內病人的活動范圍應受到限制,照顧病人需要由專人負責,每天照料結束后,雙手用5%碘伏浸泡2分鐘,然后用流動水沖洗、擦干。其次,病人在家中隔離,要與家人分開吃飯,吃剩的食物不能再給別人吃。病人使用的日常用具都要和健康人分開。用后要嚴格消毒,方法見前。再次,家具、門把手等,每天可用0.5%過氧乙酸或2%的含氯消毒劑消毒。家庭中的其他成員,應在病人隔離后觀察45天,留家病人的家庭成員則為75天。在觀察期間要注意有無急性肝炎早期癥狀。一旦發現,應立即到醫院就診治療。
疫苗接種的時間
對易感人群接種甲型肝炎疫苗,減毒甲肝疫苗和滅活甲肝疫苗都有很好的免疫預防效果。對于甲肝疫苗接種時間沒有什么限制,但最好要在孩子1周歲時及時的進行接種,以免遭受甲肝病毒的侵害。預防乙肝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疫苗預防,在我國所有新生兒都是免疫對象。母親攜帶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對自己的孩子威脅最大,新生兒出生后必須在24小時內打完第一針,否則就無法阻止圍產期母嬰傳播,然后在出生后的一個月和第六個月打第二針和第三針。表面抗原陰性母親的新生兒也需要這樣做,因為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其他途徑的傳播。丙型肝炎尚無疫苗特效預防,應認真管理檢查血液及血制品,防止輸入帶有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不要隨便輸血和血漿。丁型肝炎病毒(HDV)是缺陷病毒,只有在乙肝病毒輔助下才會感染人體引起疾病。因此,乙肝肝炎疫苗接種可以預防丁型肝炎。但它一旦和乙型肝炎共同或重疊感染,病情就加重了。戊型肝炎的預防同甲型肝炎。
人們對于肝炎傳染的誤區
誤區一:肝炎都具有傳染性
肝炎有病毒性及非病毒性。病毒性肝炎有都有一定的傳染性,可以通過不同途徑傳播。而非病毒性肝炎如藥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沒有傳染性。因此不是一接觸肝炎病人就會被傳染的。
誤區二:“小三陽”好,“大三陽”不好
所謂大三陽是乙肝五項中HBsAg、HBeAg及抗HBc三項陽性;小三陽指乙肝五項中HBsAg、抗HBe及抗HBc三項陽性(區別在于HBeAg與抗HBe何者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輕重要看肝功能等指標的好壞;傳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毒載量。在抗病毒治療中在HBV DNA檢測不到后,如果伴隨大三陽變成小三陽,提示病毒在被清除中,但如果HBV DNA仍然陽性,即使已變成小三陽也還是有病毒活動。因此,要依不同的時間、背景辯證地看待大三陽和小三陽。
誤區三:慢性乙肝炎攜帶者沒必要治療
在臨床工作中經常見到首次就診即為肝硬化或者肝癌的患者,通過追問病史發現這些患者既往知道自己是乙肝表抗原HBsAg(+)攜帶者,平時因“工作忙”、“沒有什么異常感覺”不就醫,但一旦有不適常常就是疾病晚期,十分可惜。由于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經常是在靜悄悄地引起肝細胞損害、纖維化甚至肝硬化、肝癌。因此一旦發現有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就要與醫生建立良好的聯系,定期到醫院檢查肝功及病毒學等各項指標,以便及早發現病情變化,及時治療。
誤區四:保肝治療能治愈肝炎
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是造成肝炎發生發展的根本原因。保肝治療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種對癥治療,轉氨酶降至正常也并不等于慢性肝炎治愈,病毒仍然潛伏于肝細胞內,隨時可能引起再次轉氨酶升高。因此,抗病毒治療才是各種治療的最重要的治療,只有把病毒長期抑制,才能避免病毒繼續破壞肝臟,這才是治療的根本。另外乙肝的抗病毒治療較艱難,千萬不能迷信“江湖游醫”和一些虛假廣告所謂的保證“乙肝表抗原轉陰”之類的話而延誤治療。
?
附:五種肝炎病毒的特征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