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3月28日加入有書共讀,閱讀第一本楊絳先生的《走在人生的邊上》起,至今已讀26本書。額外自己閱讀的也有幾本,總共加起來有三十幾本吧(具體沒數(shù)那么詳細)。
在此之前,我的閱讀量幾乎等于零。要說有,也只能說陪孩子閱讀時跟著孩子閱讀兒童讀物。其他真的沒有。
當我意識到我的知識面太窄、視野太過于狹隘,決定要培養(yǎng)自己閱讀的習慣時,偶然看到朋友圈里的有書共讀——組隊對抗惰性,每周閱讀一本書。在我不知道要怎么閱讀、不知道該選擇閱讀哪些書時,我有幸遇到這么一個公益性的團隊,我欣喜若狂,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就毫不猶豫地加入。
起初的二、三個月里,每周閱讀一本書對于一個閱讀大白來說,是個極限挑戰(zhàn)。那段日子,我白天上班一有空就拿起書,下班忙完家務活也迫不及待地捧著書。微信少關(guān)注了,少刷屏了,電視劇更沒有去看。日子過得雖很忙、但也很充實,恨不得一分鐘掰成兩份用。老公開玩笑問我是不是著魔了,怎么突然間變得這么愛閱讀?
那段日子我也時常在想:要是年少時也這么努力的話,估計我的人生就是不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嘍。幻想總是偏離現(xiàn)實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現(xiàn)在努力,還不晚。
每周我都會按照要求及時完成閱讀一本書,但還有一個要求——每周寫篇隨筆或讀書筆記,我沒有做到。我很難下筆,拿起筆總感覺寫不出來。我的目標是完成大量的閱讀,我堅信大量閱讀會拓寬我的視野,也會使我寫出我想要的文章來。
但是,我的問題來了:我發(fā)現(xiàn)我閱讀過的書很容易就忘記了,除了小說類還記得故事情節(jié)外,其他的幾乎沒有輸入我的頭腦。我很焦慮,也很惶恐,甚至在想我是不是該繼續(xù)跟著有書的步驟,跟著每周閱讀一本書走下去,我是不是該放慢我的腳步或者是我的閱讀方法試錯誤的?我想了一系列的問題,糾結(jié)著這一系列的問題。
面對這些問題時,我還是選擇繼續(xù)跟著有書的腳步走下去。只不過,我重新審視了我的閱讀方法,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里吸取精華。現(xiàn)在,我的閱讀不在是過去只用眼睛看或只拿著一支筆在書上劃,而是會在筆記本上記錄讀書筆記,也會寫讀后感。
我希望我的努力會給我?guī)硐胍慕Y(jié)果。當然,這個結(jié)果只能靠自己勤奮而來。
我很喜歡央視公益廣告《讀書-主持人篇》:
我愛閱讀:
1、與書相伴的每一分鐘都是對人生最大好的獎賞。——李潘
2、閱讀是要讓真正的陽光住在心里。——歐陽夏丹
3、在書中,不僅有眼前,更有詩和遠方。——白巖松
4、在書中可以和優(yōu)秀的人物為伴,思想共舞。——月亮姐姐
5、過日子也要放飛靈魂,讀書與后者有關(guān)。——張越
6、閱讀,讓自己內(nèi)心強大。勇敢面對抉擇與挑戰(zhàn)。——郎永淳
我愛閱讀。雖然這份愛來得有點晚,但我會愛上一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