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開始了,開了幼小銜接的暑期班,主要為了讓即將上一年級的孩子能更好的從幼兒園生活過渡到小學生活。
只上了一天的拼音課,家長明顯出現(xiàn)了一種急躁的情緒。班級的微信群里討論起來,一些家長在怪自己的孩子笨,第一天這么簡單,怎么回家一問各種懵圈,這接下來怎么辦才好。
科任老師一直在勸家長們不要著急,孩子剛接觸新知識,需要時間去適應。前面幾次課更多的是培養(yǎng)語感,孩子不能及時反應是正常的。如果過多責怪,孩子因為害怕犯錯就不敢開口說,很影響孩子的信心,后面的學習效率就會更受影響。
很多家長回應說,道理懂是懂,但是面對孩子的時候,有時真是控制不住情緒。有的開玩笑說,心臟病都要犯了,想著手術支架費用,硬生生忍著。有的說,已經掐著自己的大腿使勁夸孩子了,內心感覺生無可戀。
隔著屏幕都可以感覺到那種焦慮和無奈,這些家長們,看著自己的孩子,即將上一年級,可做什么還是慢吞吞的,學個拼音,也這么慢,焦慮的情緒特別明顯。他們擔心自己的孩子跟不上學校的學習進度,擔心孩子適應不了小學生活,擔心孩子成績不好被老師點名,擔心孩子的一二年級的基礎沒打好以后的生活就毀了。。。
大部分的家長都在潛意識里把自己對生活的期待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們優(yōu)秀,希望他們學東西就能有所收獲,希望他們不要落后,希望他們強大。可是,孩子呢,似乎總是慢一拍。
其實,我們都忘了,我們也曾這樣慢慢長大的。那時的我們也曾經用一顆好奇的心去看這個世界。那時的我們,沒有那么多的緊張和時間那么快的概念;那時的我們,用自己的節(jié)奏去感知世界,用耳朵聽,用眼睛看,用手去觸摸,去學習;那時的我們,也是大人眼中的蝸牛。
其實,不是孩子太慢,只是家長太著急。成長需要一定的時間,特別是孩子,你要有足夠的愛心去灌溉,你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你要有足夠的信心去相信。孩子們,在成長,只是需要時間。生命一定會在某個時刻絢麗綻放。
著急的時候,請讀一讀《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
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么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為什么上帝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么?
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原來夜里的微風這么溫柔。
慢著!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我以前怎么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
是上帝叫一只蝸牛牽我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