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這3天過得很放松,或者說,太頹廢了。十月一日第一天看賽馬,第二天看了2場電影,第三天在家看娃看了一天,每天沒有給自己安排青蛙任務,也沒有在6點多鐘起床,都是自然睡到7、8點才起來,沒怎么好好看書和搞學習。我發現,當我對自己沒有要求的時候,我的一天可以很喪的去過,時間一下子就混過去了,而當叫我回想下我這幾天究竟過得好不好,充不充實,值不值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我覺得這3天絕大部分時間都浪費掉了。所謂的放松只是給自己懶了找借口。
這幾天我唯一堅持做的就是時間記錄和日更,這兩件事情已經深入到我的骨子了去了,感覺一日不做就不舒服。比如昨天晚上我和朋友喝酒了,有點多,回到家后直接就睡覺了,我很想就直接睡過去,但心里就有日更還沒有完成,覺得放不下,結果還是在11點多爬起來寫日更。但是這幾天我的閱讀、英語、專業知識就基本沒有進行學習了。為什么我能在如此放松、頹廢的時候還是堅持日更和時間記錄呢?原因是我有立志。何為日更?就是每天都要更新去寫作,才叫日更,否則就不叫。我在寫日更的時候,就立志要每天寫文字,哪怕只有100個字,也算是完成了當天的日更,總之,重點就是堅持寫下去。時間記錄也是同樣如此,只有每天做,才能把時間記錄的表格空格填滿,不然空著的一列太難看了。而為什么閱讀、英語、專業知識我沒有去做呢?就是因為沒有立志,我的內心深處其實是不緊張的。
寫到這里的時候,我突然想到還有一點我能堅持日更和時間記錄的重要原因,那就是這兩項事情都是輸出,都需要我把成果寫下來,只有寫下來了,才叫完成了。而反觀比如說閱讀,這是輸入,根本不需要我進行創造性的活動------輸出,所以,導致我很難長期堅持。包括英語、專業知識,都是屬于輸入。我想到,如果我想要長期堅持做某件事,我就要學會把這件事情變成一種輸出性質的活動,這樣通過每天的輸出,產生成果,相當于給了一個反饋,這樣就會越有動力持續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