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來臨,而我不想出門旅游,一心為祖國母親慶生(其實就是窩在家里看劇,哈哈)又把《請回答1988》看了一遍。每次看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第一次看時只覺得搞笑,胡同里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鮮明特點。
喜歡父輩們之間的鄰里互助,遠親不如近鄰,他們可以到了晚飯時間互贈小菜,有事時舉行鄰里會議,一家有麻煩時全部鄰居出手相助。
喜歡孩子們之間的嬉笑玩耍,無論發生了什么事情,身邊只要有這群有愛的損友,就永遠不會擔心。
喜歡他們為了各自的夢想而努力拼搏,正峰大哥努力七年終于考上大學,學了法律,金正八考上了空軍士官學校,善宇考了醫科大學,崔澤成為了圍棋九段高手,寶拉姐一路學霸通過了司法考試,而德善和東龍也都有了自己的夢想。
喜歡正八默默暗戀著守護著德善,最后的告白也是玩笑似的說了出來,結局雖然沒有在一起,卻也是最深的感情。友情以上戀達未滿。崔澤從小喜歡著德善,他果敢開朗,向德善袒露了心聲,終于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們更多的是親情。
雙門洞,不僅是他們幾家人的回憶,更是勾起了我的童年記憶。時光倒退回十幾年前,那時沒有這么多的高樓大廈,我也如他們一樣住在胡同里,紅磚青瓦。沒有互聯網的溝通,雖不先進卻十分有趣。也有幾家近鄰,幾個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也有過天一般高的夢想,但是很可惜,幾個女孩子,更像是小時代,沒有愛情的萌芽發出。
我家對門有三戶人家,從左到右分別是琳琳家,飛飛哥家,小雪家,我家旁邊是彤彤家。先來介紹一番,琳琳比我大三歲,一直是一副大姐姐的模樣,很有擔當,照顧著我們;飛飛哥要比我大九歲,是我們胡同最大的孩子了,一直專注于學習,是個帥帥的大學霸;小雪和我是同一年出生的,我們一起上學一起玩耍,自然最親近;而彤彤比我還要小五歲,一個什么都還不懂的孩子,每次和她在一起,我心里有一股自豪的大姐姐的興奮感。
那時我十歲,每天都是無憂無慮的,功課還不想現在這樣緊張,父母也不似高三般催促你。我們會相約到彤彤家玩玩具,看小狗,叔叔阿姨會給我們點心零食,彤彤的玩具總是被我們玩壞或借走玩上幾天,沒辦法,她最小啊,而且每次都是笑嘻嘻的。(我們也總是照顧她,不僅是欺負她哦)。有時會到林林家玩撲克,每次總是我輸,后來我才知道是她們聯合起來出老千,果然姜還是老的辣。有時我們會去小雪家看DVD唱卡拉OK,一展歌喉,總是要分個高下才各自散去。有時我們會一起到我家玩捉迷藏,一起吃飯。飛飛哥比我們都要大,而且上高中,學業緊,不總和我們玩的。我們四個女生常常在一起吃飯,一起上學,一起玩耍,有屬于我們的小小時代。
我的童年記憶:耀華里。當時的鄰里不像現在這樣只通過門鏡觀察對方,可能一年過去,鄰居還認不全。幾家人的感情很好,往往是一家燉肉,幾家飄香的情景,我們雖然都是獨生子女,但我們有超越親情的玩伴,印象最深的屬夏天,我們四個女生排排坐,一人一個西瓜,一個勺子,小小的人兒,大大的西瓜,甚是可愛。我們不是不學無術,有時也會討論前景,各自說著以后憧憬的大學,職業。盡管目標很大,甚至不現實,但我們卻有一顆為之努力的心。
現在的我們如同《請回答1988》的大結局一樣,胡同因城市美化被拆掉了,我們幾家各奔東西,偶爾會微信寒暄幾句。見面不多,聯系不多,但心底的那份童年的記憶依舊美好,一直溫存在我們的腦海中。我們四個女生的記憶,更像是大胡同里的小小時代。
雙門洞,是我的夢;耀華里,更是我的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