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和投射性認同是精神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克萊因更是在客體關(guān)系理論中重點提出投射性認同。
從概念上,投射:是一種將自身擁有的難以接受的想法,感受,特質(zhì)或行為歸于他人的心理過程。投射性認同是一個人誘導(dǎo)別人以一種限度的方式行動或者做出反應(yīng)人際行為模式。
兩則都是移情。但是投射性認同是移情給對方之后,在希望對方給出認同的回應(yīng)。
今天,在圍觀一個微課群里討論時,突然想到這個概念,瞬間覺得人的潛意識的強大及對人的影響。起因很簡單,群里老師分享了微課。隨后則引起的大家的激烈討論。而其中有一個伙伴則是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他朋友則針對她的問題給出回應(yīng)。這個時候她的語言則顯示出被動攻擊。于是,其他朋友在回復(fù)她時,語言確實也還有一定的攻擊性。最終,她認為大家都是在攻擊她。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過程。首先,她在發(fā)表言論時,小伙伴是真的在很認真的回應(yīng)。這個時候群里的伙伴是她的“容器”。但是,當(dāng)她將自己的一部分攻擊性以投射幻想的形式放置在其他伙伴的身上,然后竭盡全力的讓其他小伙伴采取與她幻想相一致的行為。最后,其他的小伙伴認同了她的攻擊性,進而進行攻擊。投射性認同成功。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都是毫無察覺的,每個人都在試圖解釋自己的觀點。而作為一個旁觀者,尤其是經(jīng)歷過心理學(xué)訓(xùn)練的旁觀者看到的真真是刀光劍影,跌宕起伏。很多時候,我們語言是會我們的潛意識進行掩蓋的,讓我們根本察覺不到我們內(nèi)在真正的意圖。
猶如這個朋友,我可以想象的到在她平時的生活中,估計會有很多時候,覺得別人都是在針對她,攻擊她,不理解她。而她一直是處于一個很委屈的狀態(tài)。
其實,學(xué)過心理學(xué)的人都知道,外在關(guān)系很多時候都是我們潛意識中的一面鏡子,一個投射。很多時候,當(dāng)我們覺得別人在攻擊我們時,有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先發(fā)出了一個被動攻擊的信號。然后把這個信號投射到對方,對方進行投射性認同。
所以,時刻覺察自我吧。看你投射出了什么,而對方又認同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