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小白
01
已經八月底了,離開學的日子沒幾天了。今年這個夏天對我來說挺巧合的,有兩個父母好友的孩子在6月份畢業了,有兩個相熟的親戚9月份就要上大一。更為巧合的是,6月份畢業的這兩人正過著不一樣的人生,而9月份要開學的這兩人在此之前也過得是不太一樣的人生。但正因如此,我突然發現,很多時候你所謂的新的開始只是一個假象罷了。
先來說說6月份畢業的這倆人吧。小吳和小劉同樣年紀,都是男生。小吳現在還在拼命找工作,沒錯,在大四下學期他的同學陸陸續續簽三方的時候,他不知道干嘛去了。開始聽到他的消息是7月初的時候,我媽媽跟我說,“你吳叔叔的兒子不知道為什么一直都找不到工作,我們真的覺得很奇怪啊,他學校不是挺好的嗎?”我還沒說話,我爸爸就說,“他學校是不是比你的學校還要好一些?”“嗯,會更出名一點吧。”然后我爸媽就繼續探討這個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其實,這并不難理解。因為你的學校并不是你的一切。所以,大一新生們,如果你現在手里拿的是一本學校甚至名校的錄取通知書,別沾沾自喜,別覺得高人一等,因為這個校名只是一個title罷了,4年后你將成為怎樣的你,現在都不能下定論。
再來說說小劉,實際上今年10月份小劉也要開學了,去新加坡讀研究生。高中的時候,因為同年級的關系,我爸媽包括身邊的長輩常常會對比小吳和小劉的學習成績,就我聽到的,都是小吳的成績比較好,包括到后來,小劉就讀大學的名氣也不如小吳的學校。小劉在大學里做了什么我是不知道,但我知道他每個寒暑假都在參加各種學校的項目,盡力爭取他能爭取到的所有機會。這不,今年6月初一畢業,小劉就找了一份證券公司的實習工作先做著了,說出來我都不好意思,因為他實習期的工資都比我現在的工資高呢。
大一新生們,4年后,也就是你們求職的時候,你的簡歷上究竟就一個還算拿得出手的學校的title還是滿滿當當、閃閃發光的履歷,一切看你自己。
02
在每個新年伊始,朋友圈里滿是“新年新氣象”、“從頭開始”這樣的話,但現在2016年過了一半了,你的上半年和2015有什么區別嗎?你有成長嗎?你有重新開始嗎?
再來說說9月份要開學的兩個親戚,小羅和小林(怎么這么剛好,他們的姓正好都不一樣)。今年高考的時候,小羅儼然就是大家心里的“種子選手”,大家都在猜她能考上我們國內哪所名校,而小林如果能考上本科那就是謝天謝地了。最后小羅考了一個大家都很意外的成績,只上了本地的一所院校,小林雖然沒能超常發揮考上本科,但好歹上了個最好的大專。這有區別嗎?有,但差別甚小。至少在我看來,他們現在都在同一起跑線上。
不論你是高考失利還是水平就是如此,沒能到心儀的院校就讀可以遺憾但不要自憐自哀。因為你們的比賽才剛剛開始,并不是結束。
前天,王小志剛發了一條朋友圈,說她終于要上班啦。他們這些同齡人已經在職場里摸爬滾打好幾年了,王小志今年才剛剛畢業,研究生畢業。要知道當初王小志只是考上了一個中等的大專,然后專升本、考研究生、去高校筆試面試,現在進入她心儀的高校就職。
你高考考了近700分?你高考考了400分?那又怎么樣呢?你現在再問我,當初高考考了多少?我想半天也說不出一個準確的數字。所以高考失敗真的沒什么大不了的。到你高考失敗的這天為止,你走過的路途就只是下面這張人生格子的黃色區域罷了,還有3/4的白色格子等著你去填滿,你難道要現在就判自己死刑?
除了不妄自菲薄,更為重要的是,別做“祥林嫂”。我當初也是沒能到心儀的院校就讀,因為志愿填報的問題(是的,我當年還不是平行志愿)。我自然很是遺憾,所以有人問起“你考上了哪所學校啊?”我總是習慣性地回答,“XX大學,但因為我志愿報不好,要不我可以上其它更好的學校的。”這樣的回答說多了,我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變成了“祥林嫂”,逢人就講述自己因為沒報好志愿導致沒能去心儀學校的遺憾,但實際上別人并不care你是因為什么原因落到現在這個結果的,很多人只是隨口一問,以表“關心”。所以大多時候,是我們自己想得太多,把自己束縛地太重了。
如果你對現狀不滿,那么請去改變,閉上嘴,不要抱怨。入學后,認真學習,在課余時間多多提升自己。如果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要么換專業要么就在課余時間做你感興趣的專業,別滿世界嚷嚷“專業不喜歡”。這個世界大家都很忙,沒有人管你喜不喜歡。如果對自己的學校很是厭惡,要么忍著要么就努力學習為大四考研做準備,別逢人就說自己“生不逢時”。這個世上生不逢時的人多了,大家沒有空去安慰你。
你可以放棄、可以被動、可以裝睡,但如果你有一點不甘心,那么就抓住這一點點不甘心,努力一點,再努力一點,4年后一切都會不一樣。
03
大學是個小社會,你進去后很有可能會發現,睡在你對面的室友的爸爸是人大代表,那個總是喜歡穿著花睡衣在樓下打水的同學竟然是個富二代,某個胖頭胖腦的同學靠炒股賺了一大筆,那個總是不說話的姑娘正在為家里還債……你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不要花著父母的錢翹課打游戲、追劇,不要只顧著和手里資源一大把的人嬉皮笑臉而忘了提升自己。
稍微想一下,如果現在你已經是一名大四學生,面臨著找工作。你要找什么樣的工作?工作地點在哪?期望月薪是多少?然后立馬打開招聘網站,看看你想要找的工作崗位要求離你還有多遠,它提供的月薪是你期望的嗎?我希望這個崗位描述和月薪數額能給你一些動力或打擊,只要你正視到,現在才剛剛開始呢,就猶如一場臺球比賽才“砰”地一聲剛剛開局,而4年后的你在哪里?由你來定!
—END—
相關內容分享:
本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我。侵權必究!
作者簡介:林小白。熱衷旅行,熱愛寫作,正過著白天寫公文、晚上寫故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