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照片上這位漂亮的姑娘,是我的大姐。
很多時候,我都有種沖動,想寫寫為我們付出太多的大姐。
可我唯恐筆力不逮,文不達意,所以,遲遲未動筆。
直到前幾天,弟弟說 , 哥,大姐為我們家付出了那么多,你無論如何也要專門寫篇她的文章,表達一下我們對她的感激之情。
弟弟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
于是,便提筆寫下了這篇文。
1、
大姐的名字叫其玫,玫瑰花的玫。可見,大姐生下來,父母便希望她長得如鮮花一般美麗 。
不負父母所望,大姐長到十二歲時,少女的青青之美在她身上凸顯無遺一一黑亮的大眼,高挺的鼻粱,白皙的皮膚,烏黑濃密的頭發,淺笑間總會露出兩排齊整潔白的牙齒。
大姐的一切,正按父母的愿望,朝著陽光健康的方向順利發展。金釵之年的她,似乎未來可期。
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家里突生變故,從此,改變了大姐的一生。
那年深秋的一天,父親突然因政治問題被帶走了(80年平反)。
猝不及防間,家里的頂樑柱轟然坍塌,充滿歡聲笑語的家,立馬愁云一片。
我們幼小,尚不懂事,最難過的莫如母親一一她將背著問題家屬的包袱,用自己教書的微薄工資,供養三個幼小的孩子和一個癱瘓在床的老人。
這艱難的日子,將如何捱下去?
母親日漸憔悴,短短幾天仿佛老了十歲。
在母親最為難受的時候,十二歲的大姐毅然決然站了出來,她決意用稚嫩的肩膀,分擔母親身上的重擔。
2、
那年,大姐剛好小學畢業。成績一直優秀的她,作了一個讓班主任大吃一驚的決定一一不升初中了。
大姐的決定,誰也攔不住,包括母親。
大姐不讀書了,干啥去?
掙錢去!
可大姐那么小,到哪里去掙錢?
大姐有辦法。
她用繩子和爛布條,纏了一根套鵝卵石的圓圈,帶著一把小鐵錘,跑到河邊捶碎石。
捶碎石是鎮上沒職業的大人謀生的手段。碎石量差不多了,養路段就會開車來收購。
大姐沒經驗,沒力氣,常常被錘子、碎石砸到手上,血流不止。可她用布把手一纏,咬著牙接著捶。
收碎石的工具是用四塊大木板釘成的方斗。收碎石的人見大姐那么矮小瘦弱,很同情她,往往在方斗的碎石中留出凹處,便算滿斗。大人們則不行了,必須將斗裝得平平滿滿的。
每次接過大姐捶碎石的錢,母親總會傷心一場,“玫兒,你看你這手傷痕累累的,以后不要去砸了,幫媽做好家務事就行。”
大姐臉上紅撲撲地,反過來安慰母親,“媽,沒關系,我起初掌握不好捶石技巧,現在可以了。您放心,家務事我也不會耽誤。”
冬天來了,收碎石的人少了,大姐又和鎮上的人到干涸的河床中撿燒石灰用的石頭。
那些年的冬天,氣候未變暖,著實冷啊。凌冽的河風直見往人的脖子、袖口里面鉆。大姐的手、腳、耳朵全生了凍瘡,有的凍瘡破了皮裂了縫,鮮血淋淋的,看著就有種呲牙咧嘴般地疼。
可就是在這惡劣天氣下,大姐仍然忍著傷痛,風雨無阻,用撿灰石的收入,為全家人省下了不少買菜的錢。
3、
冬天,大姐除了撿灰石,還有個省錢的方法。
有天,我看大姐把銻鍋兩邊鐵把手用一根粗鐵絲聯在一起,很是奇怪,便問 ,“姐,你在干啥?”大姐笑說,“明天早上跟姐走一趟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朦朦亮,大姐便叫醒我一起走到河邊灰窯。
上窯一看,窯上站、蹲了好幾個人。再往窯中看,紅通通的灰石中沿窯邊擺放了好多銻鍋。我一下明白了,這些人都在利用燒灰石的火煮飯。
到了夏天,大姐上午在醬圓廠擇辣椒掙錢。下午又忍著雙手的燒灼和疼痛,約上一撥小姐妹背上背兜,到幾里路外的山上撿柴。每次回來,汗流浹背,衣服上都浸滿了白花花的汗漬。
大姐還有個為家里人增加營養的辦法。那時,很多人不吃黃蟮,買黃鱔便宜,一毛錢一斤。街上偶爾有人賣。大姐若看見,便會稱上一兩斤。買回家后,她馬上找來一根窄窄的木板,釘上釘子,把裝有黃鱔的盆端到臨街門口,抓起活蹦亂跳滑溜溜的黃鱔往地下一摔,然后將黃鱔尖尖的頭摁進釘里,用一根鋒利的竹片,從頭剮下去。動作干勁利索。路人見狀,紛紛夸贊道:這小姑娘,真能干啊!
大姐年齡稍大一些,身子骨硬朗起來,便開始打臨工。
早上,她五點過起來,弄好一家人的飯,待全家人吃完,洗了碗,便匆匆趕到建筑工地,攪水泥,擔沙石,有時還要抬水泥板。
中午,大姐蹲在工地的角落,靜靜地吃著搪瓷盅里自帶的冷飯和泡菜。
傍晚,大姐帶著滿身的疲憊回到家,屁股未沾凳,馬上開始忙著做晚飯。
吃過飯,母親備課,我們做作業,大姐洗碗。
深夜,整個院子熄燈瞎火靜悄悄地,只有大姐搓洗衣服地“咔嚓”聲還聲聲不斷。
就這樣,大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家辛苦操勞,花季年齡,背竟有些微駝了。
母親的同事們每每見到大姐,都會心疼地說 ,“玫啊,你一天到晚太累了,為這個家付出得太多了!”
4、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大姐就是一個極為節儉很會當家的女孩子。
我家擺在院子里有幾根蔥,幾棵菜,她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院子里鄰居有時開玩笑說,其玫的東西動不得,動了,她立馬曉得。
大姐總是天擦黑時去買菜。因為,此時賣菜的人急著處理剩下的菜趕路回家,這時買,最省錢。
如果她炒了一份有點油暈的菜,一定會在洗鍋水中撒幾節蔥花,弄出一盆帶有鍋煙味的湯來。她會指著湯上漂浮的油珠,對我們嘖嘖稱嘆,“你們看、你們看,好多油、好多油。”
大姐就有這么節儉。
至今,我清楚記得,有一次,兄弟割肉回來,進門就歡快地喊 , “姐、姐,今天我割到肉了!”
大姐一聽,高興地不得了,大聲說,“弟娃,快把肉拿給我看看。”
弟弟將肉遞給大姐,正想得幾句表揚,誰知大姐一看,突然“哇”地一聲大哭起來,隨即,將肉狠狠甩到街中間。
我和弟弟一下嚇傻了,咋啦?
我趕緊跑過去把肉撿回來。
大姐哭完,罵弟弟,“你看你割得啥子肉?瘦的多肥的少,油都熬不出來,簡直是浪費肉票浪費錢!”
我勸道 ,“姐,算了,弟弟能把肉割回來都非常不容易了,不要怪他了。”(那時肉越肥越好,有肉票、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肉)。
吃飯時,大姐仍馬著個臉。
她雖然沒給弟弟好臉看,卻專棟盤里的肥肉往弟弟碗中拈。
你看,這就是我們親愛的大姐,罵了人,心頭疼,好的東西,還得自己省著,讓給弟弟們吃。
說實話,我十分理解大姐。
自從父親出事后,母親一心教書,大姐就成了家里的內閣首輔,一切大小事務,都要她操心費力。家窮啊,她不精打細算,怎么辦?
5、
家庭缺失父愛后,大姐就將整個精力、心思、心血全部投入到了我們身上來。從某種意義上講,大姐已在無形中扮演起了父親的角色。
有一次,我病得很重,母親工作忙走不開。大姐便借來一輛架架車,拉著我到縣城看病。
我很虛弱,蜷縮在車上,一動不動。
此時有路人議論,車上的一定是個死人。
大姐一聽大怒,把車停著,指著這幾個人吼道 ,“滾你媽的蛋,誰是死人?!”
路人見大姐杏眼圓瞪,如此憤怒,嚇得不敢搭腔,趕緊腳上搽清油,溜了。
我躺在車上也吃了一驚:大姐咋這么兇?
現在想起來,這正是,女子雖弱,為姐則剛啊!
人們常說,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武警,哪里就有人民解放軍。
這句話放在我家就是 ,哪里出了大事,哪里就有大姐忙碌的身影。
小兄弟在彭山發生嚴重車禍。大姐聞訊,立即向單位請假,趕到彭山縣醫院,與母親、弟媳護理照看了他三個月,直到他出院。
母親癱瘓在床,大姐又立即從彭州市趕回來,為母親擦身換屎尿,整整護理了一年,直到母親去世。
6、
大姐十七歲那年,又一次為了我們這個家庭作出了犧牲。
她申請到離鎮兩里地的四大隊當插隊知青。
插隊的原因很簡單。
大姐想,下鄉不僅可減少家里的經濟負擔,還可將生產隊分的谷子、小麥,她種的蔬菜、紅苕、土豆省出來,周濟家里。
一貫勤勞肯干的大姐,不僅干農活時出滿勤,工分掙得多,自留地也種得特別好。她自己養了頭豬,地里蔬菜生長的養分,全靠這頭豬的天然化肥。
大姐下鄉的那些年,我們吃的蔬菜,幾乎都來自她的自留地。
大姐這一插隊就是十年。
數年前,我曾在閑聊中問過大姐一個問題 ,“姐,下鄉那十年,你是如何熬過來的?”
大姐說,“前幾年還好,沒有熬得感覺。后幾年見一個個熟悉的人上學、招工走光了,大隊上只剩自己一個知青,心里就特別特別地難受。”
說到這里,大姐眼眶里情不自禁含滿了眼淚,“兄弟,那個時候姐姐好絕望啊!姐姐悲傷地想,家里有政治問題,自己只有小學文化,看來,這輩子調不出來只能獨自留在農村了。”
說到此處,大姐哽咽不已,“兄弟,你不知道,有幾次,我頂著火辣辣的大太陽到大河邊挑水澆萊地。幾個小時下來,精疲力盡,一身汗水。看著洶涌湍急的河水,想到沒有盼頭的日子,我的眼淚流了一地。那一刻,我真想縱身跳到大河里。可是想到媽一個人那么辛苦才帶大了我們,我如果這樣死了,媽不知會難受到什么樣子,于是才強忍下來,沒有跳下去。”
我聽后當即驚呆了!
要知道,大姐對前途徹底絕望時,我卻已背著行囊,走進央企,滿懷希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可,那時,大姐哪還有一絲半點夢想?有的,只是一地心碎!
我淚奔了!奔得泣不成聲!
7、
后來,國家有了子女頂替父母上班的政策,二十七歲的大姐才得以頂替母親到教育系統工作。
許是大姐有張娃娃們喜歡的漂亮臉蛋,她被安排在幼兒園。
大姐只有小學文化,能干下來嗎?
大姐干下來了,而且干得很不錯。
大姐楞是憑著十年磨礪出的堅韌性格,在成都市幼師學校進修時,獲得了各項功課均為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績。
如今,大姐已退休多年,曾經的美麗容貌已不復存在。唯有不變的,是她的笑容依然,是他喊著我們的小名時那親切的聲音依然。
當然,她愛我們的心,更是依然。
謹以此文致敬我們親愛的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