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

剛參加工作時的大姐

題記:

照片上這位漂亮的姑娘,是我的大姐。

很多時候,我都有種沖動,想寫寫為我們付出太多的大姐。

可我唯恐筆力不逮,文不達意,所以,遲遲未動筆。

直到前幾天,弟弟說 , 哥,大姐為我們家付出了那么多,你無論如何也要專門寫篇她的文章,表達一下我們對她的感激之情。

弟弟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

于是,便提筆寫下了這篇文。

1、

大姐的名字叫其玫,玫瑰花的玫。可見,大姐生下來,父母便希望她長得如鮮花一般美麗 。

不負父母所望,大姐長到十二歲時,少女的青青之美在她身上凸顯無遺一一黑亮的大眼,高挺的鼻粱,白皙的皮膚,烏黑濃密的頭發,淺笑間總會露出兩排齊整潔白的牙齒。

大姐的一切,正按父母的愿望,朝著陽光健康的方向順利發展。金釵之年的她,似乎未來可期。

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家里突生變故,從此,改變了大姐的一生。

那年深秋的一天,父親突然因政治問題被帶走了(80年平反)。

猝不及防間,家里的頂樑柱轟然坍塌,充滿歡聲笑語的家,立馬愁云一片。

我們幼小,尚不懂事,最難過的莫如母親一一她將背著問題家屬的包袱,用自己教書的微薄工資,供養三個幼小的孩子和一個癱瘓在床的老人。

這艱難的日子,將如何捱下去?

母親日漸憔悴,短短幾天仿佛老了十歲。

在母親最為難受的時候,十二歲的大姐毅然決然站了出來,她決意用稚嫩的肩膀,分擔母親身上的重擔。

2、

那年,大姐剛好小學畢業。成績一直優秀的她,作了一個讓班主任大吃一驚的決定一一不升初中了。

大姐的決定,誰也攔不住,包括母親。

大姐不讀書了,干啥去?

掙錢去!

可大姐那么小,到哪里去掙錢?

大姐有辦法。

她用繩子和爛布條,纏了一根套鵝卵石的圓圈,帶著一把小鐵錘,跑到河邊捶碎石。

捶碎石是鎮上沒職業的大人謀生的手段。碎石量差不多了,養路段就會開車來收購。

大姐沒經驗,沒力氣,常常被錘子、碎石砸到手上,血流不止。可她用布把手一纏,咬著牙接著捶。

收碎石的工具是用四塊大木板釘成的方斗。收碎石的人見大姐那么矮小瘦弱,很同情她,往往在方斗的碎石中留出凹處,便算滿斗。大人們則不行了,必須將斗裝得平平滿滿的。

每次接過大姐捶碎石的錢,母親總會傷心一場,“玫兒,你看你這手傷痕累累的,以后不要去砸了,幫媽做好家務事就行。”

大姐臉上紅撲撲地,反過來安慰母親,“媽,沒關系,我起初掌握不好捶石技巧,現在可以了。您放心,家務事我也不會耽誤。”

冬天來了,收碎石的人少了,大姐又和鎮上的人到干涸的河床中撿燒石灰用的石頭。

那些年的冬天,氣候未變暖,著實冷啊。凌冽的河風直見往人的脖子、袖口里面鉆。大姐的手、腳、耳朵全生了凍瘡,有的凍瘡破了皮裂了縫,鮮血淋淋的,看著就有種呲牙咧嘴般地疼。

可就是在這惡劣天氣下,大姐仍然忍著傷痛,風雨無阻,用撿灰石的收入,為全家人省下了不少買菜的錢。

3、

冬天,大姐除了撿灰石,還有個省錢的方法。

有天,我看大姐把銻鍋兩邊鐵把手用一根粗鐵絲聯在一起,很是奇怪,便問 ,“姐,你在干啥?”大姐笑說,“明天早上跟姐走一趟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朦朦亮,大姐便叫醒我一起走到河邊灰窯。

上窯一看,窯上站、蹲了好幾個人。再往窯中看,紅通通的灰石中沿窯邊擺放了好多銻鍋。我一下明白了,這些人都在利用燒灰石的火煮飯。

到了夏天,大姐上午在醬圓廠擇辣椒掙錢。下午又忍著雙手的燒灼和疼痛,約上一撥小姐妹背上背兜,到幾里路外的山上撿柴。每次回來,汗流浹背,衣服上都浸滿了白花花的汗漬。

大姐還有個為家里人增加營養的辦法。那時,很多人不吃黃蟮,買黃鱔便宜,一毛錢一斤。街上偶爾有人賣。大姐若看見,便會稱上一兩斤。買回家后,她馬上找來一根窄窄的木板,釘上釘子,把裝有黃鱔的盆端到臨街門口,抓起活蹦亂跳滑溜溜的黃鱔往地下一摔,然后將黃鱔尖尖的頭摁進釘里,用一根鋒利的竹片,從頭剮下去。動作干勁利索。路人見狀,紛紛夸贊道:這小姑娘,真能干啊!

大姐年齡稍大一些,身子骨硬朗起來,便開始打臨工。

早上,她五點過起來,弄好一家人的飯,待全家人吃完,洗了碗,便匆匆趕到建筑工地,攪水泥,擔沙石,有時還要抬水泥板。

中午,大姐蹲在工地的角落,靜靜地吃著搪瓷盅里自帶的冷飯和泡菜。

傍晚,大姐帶著滿身的疲憊回到家,屁股未沾凳,馬上開始忙著做晚飯。

吃過飯,母親備課,我們做作業,大姐洗碗。

深夜,整個院子熄燈瞎火靜悄悄地,只有大姐搓洗衣服地“咔嚓”聲還聲聲不斷。

就這樣,大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家辛苦操勞,花季年齡,背竟有些微駝了。

母親的同事們每每見到大姐,都會心疼地說 ,“玫啊,你一天到晚太累了,為這個家付出得太多了!”

4、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大姐就是一個極為節儉很會當家的女孩子。

我家擺在院子里有幾根蔥,幾棵菜,她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院子里鄰居有時開玩笑說,其玫的東西動不得,動了,她立馬曉得。

大姐總是天擦黑時去買菜。因為,此時賣菜的人急著處理剩下的菜趕路回家,這時買,最省錢。

如果她炒了一份有點油暈的菜,一定會在洗鍋水中撒幾節蔥花,弄出一盆帶有鍋煙味的湯來。她會指著湯上漂浮的油珠,對我們嘖嘖稱嘆,“你們看、你們看,好多油、好多油。”

大姐就有這么節儉。

至今,我清楚記得,有一次,兄弟割肉回來,進門就歡快地喊 , “姐、姐,今天我割到肉了!”

大姐一聽,高興地不得了,大聲說,“弟娃,快把肉拿給我看看。”

弟弟將肉遞給大姐,正想得幾句表揚,誰知大姐一看,突然“哇”地一聲大哭起來,隨即,將肉狠狠甩到街中間。

我和弟弟一下嚇傻了,咋啦?

我趕緊跑過去把肉撿回來。

大姐哭完,罵弟弟,“你看你割得啥子肉?瘦的多肥的少,油都熬不出來,簡直是浪費肉票浪費錢!”

我勸道 ,“姐,算了,弟弟能把肉割回來都非常不容易了,不要怪他了。”(那時肉越肥越好,有肉票、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肉)。

吃飯時,大姐仍馬著個臉。

她雖然沒給弟弟好臉看,卻專棟盤里的肥肉往弟弟碗中拈。

你看,這就是我們親愛的大姐,罵了人,心頭疼,好的東西,還得自己省著,讓給弟弟們吃。

說實話,我十分理解大姐。

自從父親出事后,母親一心教書,大姐就成了家里的內閣首輔,一切大小事務,都要她操心費力。家窮啊,她不精打細算,怎么辦?

5、

家庭缺失父愛后,大姐就將整個精力、心思、心血全部投入到了我們身上來。從某種意義上講,大姐已在無形中扮演起了父親的角色。

有一次,我病得很重,母親工作忙走不開。大姐便借來一輛架架車,拉著我到縣城看病。

我很虛弱,蜷縮在車上,一動不動。

此時有路人議論,車上的一定是個死人。

大姐一聽大怒,把車停著,指著這幾個人吼道 ,“滾你媽的蛋,誰是死人?!”

路人見大姐杏眼圓瞪,如此憤怒,嚇得不敢搭腔,趕緊腳上搽清油,溜了。

我躺在車上也吃了一驚:大姐咋這么兇?

現在想起來,這正是,女子雖弱,為姐則剛啊!

人們常說,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武警,哪里就有人民解放軍。

這句話放在我家就是 ,哪里出了大事,哪里就有大姐忙碌的身影。

小兄弟在彭山發生嚴重車禍。大姐聞訊,立即向單位請假,趕到彭山縣醫院,與母親、弟媳護理照看了他三個月,直到他出院。

母親癱瘓在床,大姐又立即從彭州市趕回來,為母親擦身換屎尿,整整護理了一年,直到母親去世。

6、

大姐十七歲那年,又一次為了我們這個家庭作出了犧牲。

她申請到離鎮兩里地的四大隊當插隊知青。

插隊的原因很簡單。

大姐想,下鄉不僅可減少家里的經濟負擔,還可將生產隊分的谷子、小麥,她種的蔬菜、紅苕、土豆省出來,周濟家里。

一貫勤勞肯干的大姐,不僅干農活時出滿勤,工分掙得多,自留地也種得特別好。她自己養了頭豬,地里蔬菜生長的養分,全靠這頭豬的天然化肥。

大姐下鄉的那些年,我們吃的蔬菜,幾乎都來自她的自留地。

大姐這一插隊就是十年。

數年前,我曾在閑聊中問過大姐一個問題 ,“姐,下鄉那十年,你是如何熬過來的?”

大姐說,“前幾年還好,沒有熬得感覺。后幾年見一個個熟悉的人上學、招工走光了,大隊上只剩自己一個知青,心里就特別特別地難受。”

說到這里,大姐眼眶里情不自禁含滿了眼淚,“兄弟,那個時候姐姐好絕望啊!姐姐悲傷地想,家里有政治問題,自己只有小學文化,看來,這輩子調不出來只能獨自留在農村了。”

說到此處,大姐哽咽不已,“兄弟,你不知道,有幾次,我頂著火辣辣的大太陽到大河邊挑水澆萊地。幾個小時下來,精疲力盡,一身汗水。看著洶涌湍急的河水,想到沒有盼頭的日子,我的眼淚流了一地。那一刻,我真想縱身跳到大河里。可是想到媽一個人那么辛苦才帶大了我們,我如果這樣死了,媽不知會難受到什么樣子,于是才強忍下來,沒有跳下去。”

我聽后當即驚呆了!

要知道,大姐對前途徹底絕望時,我卻已背著行囊,走進央企,滿懷希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可,那時,大姐哪還有一絲半點夢想?有的,只是一地心碎!

我淚奔了!奔得泣不成聲!

7、

后來,國家有了子女頂替父母上班的政策,二十七歲的大姐才得以頂替母親到教育系統工作。

許是大姐有張娃娃們喜歡的漂亮臉蛋,她被安排在幼兒園。

大姐只有小學文化,能干下來嗎?

大姐干下來了,而且干得很不錯。

大姐楞是憑著十年磨礪出的堅韌性格,在成都市幼師學校進修時,獲得了各項功課均為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績。

如今,大姐已退休多年,曾經的美麗容貌已不復存在。唯有不變的,是她的笑容依然,是他喊著我們的小名時那親切的聲音依然。

當然,她愛我們的心,更是依然。


謹以此文致敬我們親愛的大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 提及大姐,心就久久不能平靜。雖然大姐已“走了”十幾年,可我倔犟的認為,大姐沒有“走”,而是出遠門了。 在我...
    原生態_e709閱讀 2,462評論 41 50
  • 多舛的命運并沒有將大姐壓倒。一個月后,大姐竟奇跡般地站了起來。大姐望著鏡子里消瘦的面容,不甘就此失敗。 城市在擴建...
    一木一風閱讀 869評論 6 6
  • 2000年,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大姐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大姐學的是石油專業,工作環境比較辛苦,但是工資待...
    水寵兒閱讀 524評論 5 7
  • 大姐初中畢業就進了齒輪廠,剛進廠子第二年廠里的工會干事突然來家里拜訪,四鄰街坊跟著一起進了院子,母親慌張到不知所措...
    一粒煙塵閱讀 423評論 0 2
  • 大姐初中畢業就進了齒輪廠,剛進廠子第二年廠里的工會干事突然來家里拜訪,四鄰街坊跟著一起進了院子,母親慌張到不知所措...
    一粒煙塵閱讀 378評論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