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人說,現在努力,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其實并不盡然,出名何必要趁早,對于靳東這杯76年的老酒,反而因為時間的沉淀醞釀顯得越發的香醇。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靳東是中央戲劇學院的高才生,早年就參演過電視劇《東方商人》,畢業后因電影《秋雨》獲得優秀新人獎提名。一路走來靳東也獲獎無數,可遺憾的的是有顏又有才的他一直沒能以演員的身份被大眾所熟知。如今,四十幾歲的靳東迅速竄紅成了家喻戶曉的男演員,并且成為少數以個人名字上微博熱搜的明星。
靳東的大紅大紫不是沒有道理的,這一路走來他一直在堅持拍戲,做話劇。對自己的職業始終保持著一腔熱血。大學時他就瘋狂的學習,一半時間在教室,一半時間在排練場,剩下的時間就在圖書館,他不敢浪費每一分的學習時間。四年時間他進行了八場匯報演出,拍戲時他會盡可能找到一切與自己角色相關的資料,熟悉劇本人物,做大量的案頭工作,劇本上寫的密密麻麻。這個習慣也一直延續至今,因為要在《外科風雨》中演醫科教授,他每晚都會翻看一些醫學的專業知識,牽涉到數學的,又跑去搜數學知識,但這些他也不覺得疲乏,反而悟出了學習是要有幽默感的。
他說一個演員就是要把自己的戲演好,至于其他的他不在乎,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在乎。他專注角色塑造和另一位歌壇黑馬李健一樣。同樣是厚積薄發的李健說:“人的時間就是有那么多,可能今晚去應酬,就錯失了一首歌的靈感?!?/p>
平時的生活中他是文雅而謙和的,演戲時卻認真的可怕,他會和導演爭執,他也會罵拍對手戲的演員,一次采訪中他緊皺眉頭嚴肅的說:“有的人臺詞都沒說溜,對戲的基本尊重都沒有,還腆個臉站在這里,那對不起,滾回去!”
靳東就是這樣憑借多年對演戲的熱愛,對藝術的精益求精,才讓他這個老戲骨在一群小鮮肉中脫穎而出。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在這個快消費時代,為了紅,為了名和利大家用盡手段博眼球,多度的消費自我甚至故意炒作。靳東卻像一股清流,幾乎是零緋聞,他很少透露自己的私人生活,家庭一直是他的底線,他不愿多提。明星頻頻曬娃,他卻一口拒絕了湖南臺向他拋出的爸爸去哪節目的邀約。他說:“大家看到我本人的信息和故事越多,就會越容易把我帶入角色中,越不容易把眼光放在我的角色上。”
他是一個怕太多外界的關注,哪怕是贊美他也避之不及,他曾在博客里寫:太過夸贊,愿未來更加平實,堅實。在喧嘩的娛樂圈,他是安靜的,也是清醒的,他明白自己的追求,不為外界所困,一遍遍告訴自己要:靜下來,慢下來。即便大火他也接戲不多,為的是把更多的時間陪孩子陪家人。
靳東對中華傳統文化有很深的執念,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因為工作忙就把靳東交給爺爺奶奶照顧。而兩位老人很喜歡給靳東講民間故事還教了他好多關于二十四節氣的知識。翻開靳東的微博,每一個節氣他都會發一段關于節氣的古文釋義,因此在微博還被大家親切的稱為二十四節氣大使。
他喜歡繁體字,微博多半也用繁體字書寫,面對別人的質疑,他卻堅持文化的傳承,這位老干部說:“作為上一代,有責任告訴大家,任何事情都要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
他對藝術有著自己的追求,不太掙錢的小劇場,他堅持做了很多年。來錢快的古裝劇卻被他拒之門外。作為現實主義手法的信奉者,他演的古裝戲屈指可數,也多半是幫朋友客串角色。他認為戲要建立在可信的基礎上,戲中有一個環節不可信就可能毀了整部劇,對于那些混搭的穿越劇,他更是不能接受。
演戲的時候就專心的塑造角色,演戲之外就過普通人自在的生活,他會陪老婆逛超市,陪孩子一起玩,看看球,喝喝茶,玩玩攝影,當然對于自己喜歡的詩詞歌賦他從未停止學習,一直保持每周讀完三本書的驚人學習量。他的生活倒是很符合他在《我的前半生》的臺詞:與其和他們鬼混,不如喝一點好的茶,吃一點好的魚,跑一點好的步。
作為《偽裝者》的老大哥,他在生活中卻從不偽裝,當記者對他今天的成績大加夸贊,說他大器晚成,他卻毫不謙虛的說自己早在在話劇紅的發紫了。這樣的率真可愛的高干部真是可愛。
靳東一直有底線,有追求,面對浮浮沉沉的娛樂圈他始終保持著如茶般的清新淡雅,他努力,簡單,純粹。我想,這不光是他的粉絲受眾廣,也是他在演員這條路上走的注定長遠的原因。
?
放兩張以前和現在對比圖,老干部簡直逆生長呀
歡迎靳粉補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