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讀完他的《在漫長的旅途中》一書,完全勾起我對阿拉斯加那里的生活、動物、人類以及所有生靈的好奇與向往。只是我總忍不住嘀咕星野道夫對阿拉斯加的源頭或者初識在哪里,他乘著攝影這艘小船在阿拉斯加的大海中看到了什么,阿拉斯加這片極地大海中他在關注著哪些。今天我看到這本書,心里的疑問似乎有了解答。
那么我為什么喜歡這本書,推薦這本書,并且冒著被人看破自己很無知的風險說一說對這本書的看法。
1,讀到了我想了解的東西。
從初識阿拉斯加、給那里的村長寫信說想去住個把月、到一次次的流連忘返、再到森林處蓋房定居,與其癡迷的阿拉斯加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結構整理的很清晰,我看到了想知道的東西。看完我就知道:哦,原來是這樣啊。
2,不止于野生動物,還有自然、人類、古老。
不只是拍阿拉斯加的各類野生動物,還有那里生活著的人類,存在著的自然,流傳的古老文化,都從他的照片,他的文字中傳遞給閱讀的我。
我甚至能從北美馴鹿、駝鹿、白狐、棕熊、灰狼、北極熊、座頭鯨、沃爾特老人、克里雅蘭斯、愛斯基摩人、北極光、藍莓、冰河、凍原的一年四季等等一切他拍攝的自然的面孔上,看到他的面孔。
“一般人并不理解,看到生態照片的同時,就等于看到了拍攝者生活的片段,因為攝影者一定得在他拍攝對象的現場,而若是照片中的動物正表現出連研究者都難以得見的行為,那就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拍攝者擁有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幸運;二是拍攝者耗盡了不可思議的時光以換取一張張直擊人心的照片。”
臺灣作者吳明益評論星野道夫的一番話。
3,有共鳴、可想象的樸直語言表達。
有些人說話,就像是為了被寫在紙上讓人閱讀的,說的很美寫下來也很美,然,雁過并無聲;但有些人說話,就是說給你聽的。
“一位老婆婆站在空無一人的冰丘上,對著大海跳舞。舞蹈動作相當緩慢,看起來像是在述說著什么。我猜想這應該是自古流傳下來,獻給鯨魚的感謝之舞。這位老婆婆名叫麥拉,她一直很想吃到新鮮的鯨魚皮。我走到麥拉身邊才發現她哭了,她無視我的存在,繼續跳著舞。”
星野道夫寫到這里時,我從眼前穿梭到北冰洋的上空,我看見一位老人站在一處高高隆起的冰丘上,面朝雪白蒼茫的冰河,緩慢、堅定的舞蹈(舞蹈,一種人類與自然的對話方式)。我被老人身上的那股力量沖擊,無邊無際的澎湃與感動生于心,瞬間與老人之間升起強烈共鳴。
而這一切,只是通過他的幾句話。
繁復華麗的文字可以讓人覺得文字之神奇,經過長期閱讀和刻意積累使用,可以練到下筆生花,但能讓你產生強烈共鳴的文字,卻往往語言質樸。
4,視覺大片,舒服。
我沒有學過攝影,拍照也純屬靠自己摸索,憑感覺下手,拍的也很爛。關于書中照片技術上的一些硬性知識,我無權發言。
只是從色彩和感官上來講,給我的感覺就是:哇塞,跟那些視覺大片一樣,天是藍的,草是綠的,雪是白的,地平線是直的,海有時候動有時候靜。這一切就在我眼前,自然生動。
如果一本書能讓你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又能引起自身對書中一些事物的持續思考探索,像是《三體》中人類對外星發射一個信號,多年后那邊接收到并且能破譯讀懂近而與之持續交流。
目前,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這就夠了。
如果想繼續了解阿拉斯加的生活,你還可以看看《在漫長的旅途中》那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