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記錄腦海里揮之不去的,路過的城市片段。
不準確不客觀之處,敬請諒解。
1.西安的夜。
王Sir.第一天開車到西安時,已經七點多,天色已晚。
我執意要把車開進城里,說讓王Sir.見識見識全國最牛X的古城墻。
于是在導航的指引下,我們繞進了城,沿著城墻里一條沒有路燈的“窄道”“黑燈瞎火”地往前開。
說是“窄道”估計不準確,但這確實是從地曠人稀的大內蒙來的我們的真實感受。
說是“黑燈瞎火”估計也不準確,但這也確實是從燈火通明的大包頭來的我們的真實感受。
低頭看表還不到八點半,可街上的店鋪一多半已經打烊。
沒裝霓虹燈的招牌在沒裝路燈的街道上黑著臉沉默,了無生氣。
女兒抓著我的胳膊說:媽媽,黑魆魆地真嚇人。。。
從沒來過西安并對這里滿懷期待的王Sir.說:我不喜歡這座城市,太缺電了!
2.宜昌的長江。
王Sir.第二天開車到宜昌時,也是七點多,天色已晚。
車一路沿著長江開進城里,經過跨江大橋、居民樓、江邊廣場、客運碼頭;經過散步的、健步走的、夜跑的、跳廣場舞的人。
濱江路寬闊整潔、燈火通明,路邊的植物高低錯落、品種豐富,江邊的空氣干凈濕潤、熟悉親切。
見識貧乏的我沒想到宜昌這么大、這么美,給我這么大一個驚喜。
有一條河,或者一條江穿城而過,真是這座城市的福氣,它們仿佛汩汩流動的強勁動脈,帶給這座城市勃勃生機。
在江邊跳廣場舞、喝茶、等日出,是多美好多帥的事兒??!
3.以湖為界。
沿著滬渝高速從宜昌往武漢開。
問王Sir.:湖南湖北以哪個“湖”為界啊?
王Sir.不知道,于是問百度,知道是洞庭湖。又問百度地圖,發現洞庭湖就在一百公里之外的“不遠”處。(多謝百度?。?/p>
八百里洞庭魚米之鄉,倆人越說越向往,于是直接把目的地改為洞庭湖畔的岳陽樓,直奔而去。
驚喜的是沿途的水田,失望的是淪為工業城市的岳陽。
不見八百里洞庭魚米之鄉,只見作坊式工廠林立,城市周邊烏煙瘴氣臟亂差。
在岳陽樓拍洞庭湖,怎么也躲不開湖面漂浮的垃圾和突突冒煙的貨船,女兒望著灰茫茫的湖面嘟囔道:根本沒見著“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啊!
心里很奇怪,為什么不好好開發這國內第二大淡水湖的旅游資源?
是因為“為界之湖”的尷尬處境么?兩省都等著對方開發?
搞不懂的事情太多了。
4.武大的雨。
帶王小妞去“國立武漢大學”受教育!
車在路口繞了幾個圈才開進武大校園,在校園里繞了幾個圈才找到“國立武漢大學”牌坊,在路邊繞了幾個圈才找到停車位。
好不容易能下車去牌坊跟前拍照,結果沒走出二十米,天上掉起雨點兒來。
雨越下越大,雨滴從四面八方襲擊過來,衣服瞬間濕透,三個人只好忙不迭地逃回車里。
于是干脆把雨刷器調到最大,開著車在大雨滂沱的武大校園里亂轉。
雨比“瓢潑”還厲害,簡直像在用洗臉盆往下倒,這陣勢對我們北方人很是稀罕。女兒看著窗外一個勁兒說:哇,好大的雨??!
更稀罕的還是校園里行走的人,沒有奔跑的,甚至都沒有疾走的,一個一個步履悠閑,表情淡定,即使大雨早已經濕透了他們的鞋子、衣服、頭發和眼鏡。
仿佛走在這滂沱大雨里和走在陽光里沒什么區別,向來如此,本該如此。
是不是這樣的境界,在武漢生活過的人,都懂得?
這些,就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我看見的你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