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單位的拓展培訓,把一大波人拉到臨市的一個山上。山上有個大壩,晚上圍著大壩坐成一圈,開篝火晚會。
晚會不能沒有節目呀!除了各小組的例行節目,還鼓勵大家踴躍報名。于是領導找到我,**啊,你是組織者,去找點年輕人表演兩個節目,不要被**單位超過啊!
于是我找到去年底才進單位的年輕人,好說歹說,威逼利誘,就是不上場。不排除我的個人領導力不行。可是他們的心態也有問題。
剛參加工作,就得過且過,不想表現自己,不愿展示自己,似乎生怕有了一次就有二次,有了這一次以后每回的活動都有他一樣。
永遠想縮在人群后面,看別人表演、看別人張揚,然后對著這個人唱的歌說一聲還沒我唱的好,對著另一人的表演說還沒我普通話標準。可是,你再好再優秀別人也不會知道,而比你差沒你優秀可比你更放得開更想表現的人卻在一次次表現中得到成長,然后遠遠超過你!
我們好像永遠都在瞻前顧后,永遠都在顧盼左右。看看別人怎么做的?看看這樣做有什么后果?上學時不敢坐一排卻搶著坐最后一排,就因為不想被老師發現課上開小差;老師提問時明明知道答案就是不敢舉手怕說得不好遭嘲笑;單位聚會時很羨慕那些談笑風生會活躍氣氛的人,但就是不敢自己也發表自己的見解加入談話。
年輕時可能還有熱情去表現去讓世界認識你,越大越開始沉默。認為表現是年輕人的活,自己這么大了還嘻嘻哈哈蹦蹦跳跳的不穩重讓人笑話。
如果你自己都認為你已經老了,想要過老年生活了,那么你才是真的老了。在日復一日的相同工作中慢慢磨滅斗志,一眼都能看到30年后的自己,最可怕的是,你認為這樣的生活還不錯。
前段時間,看到人工智能的報告,我感到很恐慌。我對比了一下自己的工作,發現全是能被輕易取代的,全是些簡單機械重復的工作。我問自己,如果人工智能在10年后來到?那時的我將何去何從?我拿什么撫養兒子?拿什么贍養4個老人?拿什么去保持現在的生活品質而不變?
我想不出來。我列舉不出來自己有什么能變現的才能。我也不知道自己那是能做些什么。
那么,我現在可以做些什么來進行預防?唯有努力提升自己而已。
所以我在這個平臺上寫作,我利用空余時間讀書,我和朋友討論,找些兼職做做。不為其他,只是不想淹沒在改革的浪潮中而已。
晚上散步時,朋友問我,你對現在的生活到底有什么不滿呢?(我以前說過這個話)。我回答,我沒有對生活不滿,我之前對自己不滿,我不滿自己的拖延癥,我不滿自己之前蹉跎了太多光陰,我不滿自己的不夠自律不夠堅持。
最后我輕輕說了一句,幸好我發現得還不晚,我正在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