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澄澈,女,24歲,畢業已有半年之久,本科金融學,工作還在金融這個行當里頭。
我喜歡文字,四五歲時便開始從親戚家小姐姐那里拿回來她看剩下的童話故事《美人魚》,《灰姑娘》,《阿凡提與小毛驢》。聽爸爸回憶,那時大字不識幾個的我竟將那幾本書翻了十多遍,現在回想,對文字的情愫怕就是那時在心底埋下了種子。
第一次,對文字有特別強烈的喜歡的感覺,是在小學三年級。當時的作文課上,語文老師要求我們寫一篇名為《50年后的聚會》的作文,讓同學們大膽的發揮想象力,把自己的理想展現出來。那時候,班上同學的夢想,大多是做一個科學家,警察,醫生或者老師,我也亦然。為了更好的引導同學們,激發大家的想象力,老師自己也寫了一篇。三年級的我還是一個穿著粉紅色小裙子,扎著兩個麻花辮的小女生。但在老師的文中,我是一名來自火星的女記者,駕駛著小型的宇宙飛船從遙遠的火星飛來。于是,成為一名女記者是我很長一段時間的求學動力。
第二次,文字于我是救贖。求學時期的少女,面對高考的壓力,她無從釋放,一次次的在深夜里默默的流眼淚。面對停滯不前的成績,她敏感而脆弱,在那一段緊張的時期里,每一次的提筆寫日記,對她都是拯救。也只有她筆下的文字,會不厭其煩的聽她講述她的悲傷與無助;聆聽她對未來的渴望和期待,并給她鼓勵,告訴她一定要堅持下去。高中時期,我寫了五本日記,里面的每一個字都是我的青春。現在那幾本日記躺在我床頭的一個精致的盒子里,偶爾仍拿出來翻看幾頁,認真且努力的每一段歲月都值得去銘記。
第三次,是現在。再次提筆寫東西,有些功利的性質。除了工作之外,想發展的一個副業。對于在現實生活里并不善于言談的我來說,文字就是最好的選擇。于是網上報名了一個寫作課,但是上完課,在寫作技巧,選題技巧什么的,都學會了之后,我發現文筆竟成了我最大的障礙。我無法將自己的心中所想,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有時候,對于一件事情,雖然我自己知道事情的經過,但是我卻無法用文字準確而清晰的轉述出來,這種詞不達意對我來說是一種折磨。
我現在的狀態,是一個寫作小白,在幾次投稿失敗之后,我意識到我的文筆還有很大很大的提升空間,這點我毫不避諱的講。于是,我意識到,現在的我需要靜下心來,好好磨練自己的寫作功力,不僅要輸出,也要不斷的去輸入。可是,現在的我,只有下班或者周末有時間去看書和寫文,我做不到日更,連三四日一更我都做不到。
我的工作是金融服務,不出差的日子里,就要處理一大堆的資料和報表,有時候還需要企業和銀行兩邊去協調。出差了,一天里能好好的坐下來吃頓飯已經是很奢侈的事情了,更別說去讀書和寫文了。我也很喜歡我的工作,我想把它做好,也想在這個行當里為自己謀得一席之地。所以在工作上我也需要學習,不斷的為自己充電,這樣我就更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讀書和寫文了。所以,我必須要改變一些想法了。
文字,我愛它,只是熱愛,這是一種情節,即便它不能給我帶來任何的回報,我也不會放棄它,在很多一個人的時光,文字給了我愉悅和安心。
我在大學的時候,曾經跑了四年的步,在我跑步跑到第二年的時候,我驚奇的發現,我與剛入大學時相比,自己竟然瘦了有20斤,后來,我又接著跑,有同學問我“澄澈,你現在已經很瘦了,為什么每天還在跑。”我笑笑回答她們“鍛煉身體,校醫院那么貴,又那么坑,萬一生病,去了多不劃算。”其實,是因為,我喜歡跑步時候的安靜;喜歡跑步的時候,自己與自己對話;喜歡聽風聲從我耳邊撩過;喜歡看操場上成群結隊的人群;也喜歡跑完步之后,走在學校那條長長的林蔭道上,看那從樹葉縫隙里漏下來的點點燈光。這一切于我,是幸福,是美好。
現在,對于寫文也要拿出自己當時跑步的態度和恒心來了,有時間就去做,長長久久的堅持去做,滿懷期待的去做,去體會它給我帶來的幸福和心安。
我可能不會是一個勤奮的寫作者,但我會是一個持久的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