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顧:書的分類
1,虛構類:包括小說、戲劇、詩
2,論述類:任何一種傳達知識的書
①實用型:關于行動。任何書里包含有原理、準則、或任何一種一般的指導,都是一本實用性的書。但是一本實用性的書所包含的不只是規(guī)則,會說明規(guī)則底下的原理,使之淺顯易懂。
a:說明規(guī)則:說明書、烹飪書等;
b:闡述形成規(guī)則的原理(規(guī)則與理論的結合):許多偉大的經(jīng)濟、政治、道德巨著都屬于這一類;
②理論型:只和傳遞知識有關,例如歷史、科學、數(shù)學、哲學等。
二、兩種實用性的書
牢記:任何實用性的書都不能幫我們解決實際問題,它只是指導作用,這些實際的問題都是靠我們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解決。而理論性的作品則是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這是他們的區(qū)別。
《如何閱讀一本書》就是實用型的書,這本書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提高閱讀效率的方法,但除非我們自己真正參透了本書,并且去使用它,它的價值才能得以體現(xiàn)。這也是書里一直強調我們要主動閱讀的原因之一。
實用性的書類型:
1、基本上就是說明規(guī)則為主的。例如烹飪書、駕駛指南、《如何閱讀一本書》
2、談規(guī)則背后原理的書,主要闡述形成規(guī)則,我們就要找出由原理衍生出來的規(guī)則,并找出這些規(guī)則的運用方法。許多偉大巨著。
在評斷一本實用型的書時,所有的事都與結果及目標有關,也就是說我們的判斷要與結果和目標達成共識,而非方法、規(guī)則。如果方法非常非常有用,但是結果是我們不關心的,我們是不會有任何收獲的,當然也不會有任何興趣。這就好比對一本烹飪的書,有些人并不想煮菜,即使這本書的解說再精妙、再有用,對于那個不感興趣的人來說,也是毫無意義的。
閱讀這本書也一樣,如果這本書沒有被我們實用地閱讀,就是失敗的閱讀。
三、我們是被說服的角色
1、首先如果我們想要了解與評論實用性的書有兩個必須回答的問題:
1)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建議用什么方法達到這個目的?
實用書的作者都是個雄辯家或宣傳家,你對他作品的最終評斷來自于你是否接受他的結論,與他提議的方法。作者會運用其聰明才智,想盡辦法讓我們接受他的結論或者是方法。
四、贊同實用書之后
1、閱讀后需要回答四個基本問題
①這本書在談什么?
②了解他要你這么做的目的?
③內(nèi)容真實嗎?(你能不能接受作者的主旨)
④這本書與我何干?
2、贊同一本書以后,需要切實采取行動
如果不采取行動,也許不是因為我們懶或累,而是你并不是真的贊同作者。不然是沒有理由不采取行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