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曾因日志數量過百而被笑為文弱之人,而今快二百之際又讓人覺得書生氣過重。
可對我而言,讀書、作文不過是平日里聊以自我慰藉時所做之事,如今卻屢次因作文過多而遭恥笑,其實不是我寫作過多,而是爾等讀書太少、作文太少。
我的工作本來就不忙,且我的工作效率又很高,因而時間大把大把有的是。而我又不愿終日抱著電腦瞎聊、亂看,所以辦公桌上放了一些書,看一看,想一想,寫一寫,評一評。不想日后因“書到用時方恨少”而感到遺憾。
當一個人只知道成天抱著手機,有一句沒一句的這聊一句,那扯一淡,或者百無聊賴的看個電影,了解過劇情,知道個大概,又或是天天打游戲,打魔獸,挑CS,如此的生活在我覺得無趣至極,荒謬絕倫。我中華少年,風華正茂,不抓緊時間努力奮進,卻在校園中拉個小手,泡個小妞,每逢考試僅靠臨陣磨槍,幾年學上下來圖書館內只曉得小說區在哪,畢業之時使出吃奶之力卻依舊寫不出三五千的論文,這樣的學生教之何益。
當然,此事一個巴掌也拍不響,被稱為辛勤園丁的人民教師也不知成天是干什么吃的,上課時非要耽誤十分鐘時間點名,該來的終會來,不來的你請也請到。一講課就打開投影儀比著講義肆意胡說,教了一年的書結課時卻一個學生的名字也叫不出來,有如此的老師能教出人才那才真叫見鬼。
學生有責任,但老師的責任更重,視百年城計教育為兒戲,卻互相比拼誰掙的錢更多,一下課就去攬活,然后將自己的學生低價賣出,自己卻憑資質拿取高額回報。如此做法,當教出來的學生從業后只知靠出賣良知去賺錢,卻不懂得什么叫以誠為本。
當一個人把寶時間用于有的沒的之事時,無論對于他的人生還是寶貴時間而言,都是一種極大的浪費;當一個民族處處以金錢為導向,所謂的富強之路只會越走越狹窄,民眾的追求只會越來越低俗。
只知一味低頭讀書之人那是純粹的書生,書生迂腐、窮酸,但卻值得尊敬。沒有馬克思理論的科學指導,中國抵外寇、除亂黨之路就不會走的這樣順利,改革開放之路就不會走的這樣平坦。因而沒有先進的思想,走起路來就如同一個盲人,步步小心翼翼,處處如履薄冰。
但通過借鑒理論,并積極主動應用到現實生活的人才是強者,而我要做的就是這樣的人。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杜撰的伍次友引經據典,坐而論道有一手,但面對真正的現實,具體去做時卻處處掣肘。再比如京城朝廷中的官員見甲午戰爭打敗了紛紛上書彈劾,而當他們被任命到一線時,才知道光耍嘴皮子是做不了事情的。
兩者的分工不同,但難度相當。作學術的就是要把理論搞好,多翻閱一些書籍參考一下,終日埋頭于藏書之間,不發一語卻又必須能耐的住寂寞。搞實踐的則需要多與人打交道,自己的團隊要保持思想一致,同時要提防對手陷害自己,面對殘酷的現實不畏懼,敢于迎面而上,能從繁亂的線團中找到那個關鍵的解鎖點。
我現在作文的目的大多是記錄、總結,不敢奢望過多的人閱覽,況且我現今身無分文,無任何功名,又有誰會看呢。待功成名就之后可以再像通用電氣董事長杰克韋爾奇那樣,寫個自傳以供后人參閱,但那些是后話。
我現今剛二十初頭,有八尺身軀,更兼一身熱血。原本我是想學習一下自古以來的謙虛美德,不愿刻意吹噓,本來作文只想抒發下情緒,寄托些哀思,卻反被人誤解,難道讀書多了是壞事?那還不如打開天窗說亮話,其實我骨子里早就想炫耀一番。
一百五十人整的事業編會計職位考試,沒費多大功夫筆試、面試就皆為第一,恰如關羽說張飛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那般容易。筆試之時還因時間過于寬裕,遂執監考老師(性別為男)之手一同上了趟廁所。
我只恨那次考試只有行測,沒有申論,若有,我必將憤筆疾書、口若懸河、侃侃而談,并于第一時間交卷。
試問爾等,你行嗎?
公務員考試說到底其實跟八股文一般,模式固定,套路相同,抓取重點,復習到位,即可輕松拿下。跟高考不同,高考要求你對這一題目就要有很深的理解,知識不牢,條理不清,勢必在大影響成績。
但在我看來,高考只適用于選拔理科生,對文科生的篩選卻大不適用。文者,需覽古今著作,博百家之說,取精而棄粕,胸中有溝壑,而成一家之言。三國紅樓未讀過,千年歷史曉皮毛,時事政治不關心,地理經緯渾不知,這樣的人卻只因識得高考套路而考高分,惟有在考場才能不做個矮子。
但書呆子畢竟是書呆子,應試作文還行,若要提起筆來就能抒寫曠古奇文還差的遠,題目一開放,吭哧半天也憋不出一個屁。像香港的大學那樣,注重實際,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才是讀書根本的要義。
不讀書的竊喜,愛好讀書的成了另類,單身的恐慌,開房同居的成了主流,打開網頁,完全綠色,見不到香艷廣告才覺奇怪。明明是錯的,卻因錯的人足夠多而成了對的,但事實終將證明,這,就是錯的。
如今正因為是太平盛世,所以很多像我一樣的有志青年不能效仿黃興那樣說出“朝作書,暮作書,雕蟲篆刻胡為乎?投筆方為大丈夫”的感慨,憑一腔熱血鬧革命,但自古以來素有“攻天下易,守天下難”的道理,所以和平年代,要有所作為更需要沉思熟慮,更需要細斟慢酌。
左宗棠四十歲時始出山,時正值太平軍圍困長沙,他“晝夜調軍食,治文書”,使得長沙被困三個月而沒被攻下,由此開始仕途之旅;肯德基創始人Sanders上校66歲時自創的餐廳因修建高速公路而轉讓,不得不帶著秘制的調雞配方輾轉各處,與當地餐廳合作繼而成功;姜子牙83歲高齡時老年得志靠一無鉤之竿金釣到了周文王,與其修文練武、后又與周武王勵精圖治,最終推翻商紂的暴政,改天換日。
所以,有些事急不得,躁不得,但這不代表不做。只是做之前的準備工作有長有短,準備越長就越充分,就越有利于日后事情高效快捷的解決,到時候矛頭對準了,只需放手去做就是了。因而只要身懷大志,輔以堅忍勤懇,終將建功立業。
我個人因寫文過多而誤解為軟弱,我堂堂華夏五千年文明古國更是如此,被誤解之深更是難以理解。總是有人吵吵這不行,嚷嚷那不對,卻又提不出一個解決的方案。社會問題,豈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怎么就不能耐住性子慢慢等待呢。
主流是好的,是對的,面對難題時就如同一把插入皮肉的刺刀,因皮肉過后而暫時鉆不透,但只要肯下力氣,用不了多久就一定能刺透。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今日之中國懂得忍讓,懂得棄鼠目短光,求長治久安。不是不動,而是時機未到。如同現在的我一樣,苦練內功,只待厚積薄發。“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作于一三年初七夜
r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