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
畢竟生活大多不如人意,年輕的我們也都有一個向往的樣子,那就是夢想吧,夢想帶來期待,期待帶來失落,失落就是挫折。未完成心里既定的預期,我們就認定那件事情失敗了。
我不寫什么雞湯口號喊著告訴大家去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云云,呼吁著盲目下去。
我會覺得,當挫折出現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安慰自己,就算一切很糟糕,我們都必須要面對的。無法逃避,因為越逃避,路就會越彎曲越泥濘,直至把你死死的拖住,拖到身心疲乏,一輩子坐在原地。
安慰自己不等同于自我麻痹。
第二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自省。失敗,大多數的原因是自己的能力不夠,找到自己的短處,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第三件事就是把目標合理化,沒有人能一步登天。目標遠超出當前的能力的話只會打擊自己的行動力。
自制力
自制力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懶惰是無法擺脫的。它來自所有人的天性,附著我們一生。雖然我們無法把它祛除,不過也不能被懶惰控制。自制力是我一直想要追求的。因為每次懶惰的時候總會伴隨有深深地愧疚感。
有一本書叫做《自控力》。我一直想把它看完??墒亲约旱淖灾屏Χ疾蛔阋宰屪约嚎赐赀@本書。
自制力連接著我們的效率。效率高總會讓我們完成任務更快,效果更好,還能節省出大把時間。
身邊那些能同樣負擔卻生活的很輕松的人,大多都是因為他們有很強的自制力,持續高效率。
興趣
對于效率,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效率往往比被迫去的做要高很多。主動做事的人更專注。就像我在寫文章的時候,一旦有條件,一篇兩千字的文章可以流暢的寫完。而且不知不覺中,發現時間過得很快。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大概是因為主觀想去做,有一種類似于追求的欲望去保持動力。
它也可以讓自己從不開心中暫時解脫。是我們自我救贖的首選推薦。
思考
十八歲的我開始寫作,開始思考,思考寫什么,思考怎么樣寫的新奇,思考怎樣是好的文字,后來自己思考日常的生活與人生。
保持思考,可以讓自己避免麻木,思考中能夠慢慢摸索到自己喜歡什么,思考我們要做的是什么。
思考讓我們主觀的去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微笑
我們的生活中需要微笑,與熟人擦身而過的微笑,與陌生人初次見面的微笑。既能帶來一個愉快的氛圍,也能提高自己的顏值,并且讓自己更開心。
眼淚
十八歲以后的生活開始變得和之前不同,事情多了,情緒多了,積累到某一個點上就會突然崩潰。
不過不用回避眼淚,哭過以后心情會好很多。去看一場感人的電影,聽一首催淚的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