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1《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隨筆

走向社會。

有些事,年輕時不做,可能會后悔一輩子。有什么是我們步入社會前需要做的呢?首先多讀書。把自己的知識結構打造完整。在我看來,讀書就是自我投資。成功的人一定讀書,優秀的經營者也大都是熱愛讀書的人。像這本書的作者俞敏洪、經營GMO互聯網的熊谷正壽、FASTRETAILING企業集團的柳井正、和民集團董事長渡邊美樹、資訊科技相關企業董事長藤田普,都是以愛讀書聞名。當然,不是“因為成了一流經營者,所以才讀書”。他們在沒有成功的時候,正因為讀書,所以才能有今天的成就,而且現在還持續著讀書,才能一直保持一流的狀態。我參加過很多讀書活動,大人的孩子的,讀書群中總有一兩個家庭或一兩個人興致勃勃地想參加最后堅持不下來,借口都一樣“太忙了,沒時間讀”。事實上,越讀書越能擁有充裕的時間。因為不讀書,所以才沒有時間。這就是為什么沒讀書的人學不到別人的經驗和智慧的緣故。因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從頭開始嘗試,當然會耗費大量的時間。但如果讀書的話,書中就寫著走捷徑的方法,盡管如此,你如果連打開書的時間都覺得浪費,就難免會費時繞更大的圈子。第二,要在盡可能地多交朋友,因為很有可能會成為你終生的朋友、合作者;第三,談一場比較專注的戀愛;第四,為未來的工作做好打算。未來的工作跟你有多少朋友、跟你的專業知識是相關的。此外,還需要好好掌握一門專業,只要到熟練的程度,再差的專業也一定有人賞識。人生最值得珍惜的就是青春時光,真的要好好把握!

勇于嘗試改變。人的一生不得不面對各種改變,要么主動求變,要么被動改變。我們周圍的環境在改變,我們周圍的人在改變,我們需要不斷調整自己,以適應這種改變,讓自己更加主動地把控自己的命運。作為普通人,我們最想改變的是我們的現狀,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中國有句話叫作“人挪活,樹挪死”,說明變通的人常常容易獲得新的機會。很多人在接受一份工作后,覺得工作不錯,開始貸款買房、買車,最后舍不得房子汽車,卻舍得自己一輩子待在同一地方。你是人,人要有站起來的一天。什么叫站起來?沖破所有你不愿意沖破的障礙,放棄所有你不愿意丟棄的一切,重新開始新的人生,而這個開端最重要的是創業,而最典型的開始是打破你內心的懦弱、自卑和自己給自己設定的障礙。孔子說三十而立,但是李彥宏30歲時還是一個窮光蛋,馬云30歲時也還是一個窮光蛋。“人生30歲之前不猶豫,30歲之后不后悔”。

做最重要的事,不能急于求成。古時候有一個富翁大興土木,想要建一座三層樓的房子。他看見工匠們打了很深的地基,又在地面上立柱砌磚,連忙跑過去,對工匠們說:“我要的是第三層,下面的第一、二層我不要,你們這樣做不是太浪費了嗎?”很多人看了這個笑話都會笑這個富翁傻,覺得這個富翁太急于求成了,沒有一二層,哪兒來的第三層呢?其實,不光是這個富翁,我們很多人都會犯同樣的類似錯誤。當你只盯著結果的時候,這個毛病或者說是錯誤就不請自到了。本來是十步才能走到,你想三步并作兩步就想到達,其結果不是拉傷了自己的腿,就是因為太急而摔了跟頭。這個笑話還說明一個淺顯的道理,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過急,都需要狠下功夫,功到自然成。很多時候,人們總是抱怨自己的付出沒有回報,抱怨自己的頭腦太笨,什么都做不好,其實,導致這些結果的真正原因往往就是功夫不到家,基礎部牢固。 急于求成的結果就是欲速則不達。大凡急功近利者,都不可能成就大事業,因為他本來就沒有什么長遠追求,沒有成就什么事業的大志向,他的全部精力、全部時間和全部生命都無形地消耗在短期行為當中,消耗在他虛浮淺薄的勞作之中了。相反,大凡成大事者,都不會太在意眼前的利益,或者暫時的損失,他們一步一個腳印地穩步前進,最后收獲的自然是最大的利益。

一心一意做一件事。這并不容易,但是,在這個時代很多成功人士、知名企業的都是這樣做的。馬云說,人要有專注的東西,人一輩子走下去挑戰會更多,你天天換,我就怕了你;俞敏洪也說,我做事并不聰明,但是喜歡一心一意地把一件事做完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在一心一意做一件事。  世界上最著名的高爾夫球手泰格.伍茲(Tiger.Woods)是世界上身價最高的人之一。他是怎么變成世界著名球手的呢?從小練出來的。他三歲開始練球,一練就是近20年,最后球在他手里指向哪兒打向哪兒,打球幾乎達到了化境。我想,他可能從小除了高爾夫球之外,就沒有想過別的,一直打到今天。每打一次球,就可以拿到幾十萬到上百萬美元。在浮躁的社會,如若能將自己的心培養到禪的境界你就了不得了,因為你心如止水,做任何事情都能靜下心來去做,怎會有做不成的呢?

一日一生,把每一天當成一輩子來過。從小學開始,每次考試一結束,老師就會把分數和排名公布出來,讓那些落后的同學無地自容。由此也產生了兩種人:一種人被激發起好勝心理,努力追趕優秀者,最后終于出人頭地;另一種人在不斷的打擊下自暴自棄,失去對生命的希望,最終在自卑中度過一生。如果說中國的教育理念存在弊病,那就是它難以讓人看到自己的優勢和做人的尊嚴,從未將幸福和快樂作為教育的主題,也沒有對成功進行正確的定義,這樣就導致不管成功與否,人們都感覺不到幸福和快樂。其實,每一個人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位置對于自己而言沒有高下之分,當你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感到滿意時,那就是快樂的人生。那些不和別人比較、專注于自己世界的人是幸福的。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體會,買了一個新手機會快樂幾天,買了一套新房子會快樂幾個月,然后一切都歸于沉寂和無聊。億萬富翁可以買到世界上的大多數物質,但其幸福指數并不一定比普通老百姓高。我們要改變一下看法,學會放開心靈地生活,不去和別人比較社會地位的高低和財富的多少,而是和自己比較是不是每天都能夠生活得更快樂一點。試想如果你的生命真的只有一天,你的心里還會有那么多的計較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