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心得076】多學(xué)多問,重在踐行
【原文1】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p>
【原文2】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解讀】子貢問老師,孔圉(衛(wèi)國大夫)死后憑什么國君給了他“文”的謚號呢?孔子又說了一句千古名言,那是因為他既聰明又很勤奮好學(xué),他地位很高但卻能不恥下問,對得上謚法里的“學(xué)勤好問曰文”這一條。這確實很難得,因為聰明的人常常不夠勤奮,地位高的人往往傲慢看不起人。原文2講的是子路這個人很有趣,他聽了一個道理后,假如還沒有去實踐,就很害怕再聽到一個新的道理。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從大腦到手腳,從知道到做到,所以子路就聽一件做一件,做好了再做下一件。要想知道就要多學(xué)多問,但知道是沒有力量的,知道并做到才能產(chǎn)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