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人生旅程,開篇是一樣的呱呱墜地,但出生之后,所處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父母能夠給的物質條件、學校以及能夠得到的知識資源就開始展現出萬花筒的模樣,但無論如何,這一旅程所講述的故事都是千變萬化,不會重復,只有雷同。
同時也因為你選擇的伙伴不一樣,開啟的旅程也不一樣,如今,我借著左撇子覃(用這個稱呼很奇特)的號召,也想開啟一段奇特的旅程。
夢想中從沒有閃現過要去南極這樣的想法,看到的第一感覺是要怎么才能做到?我恐怕不行吧。但是我還是在1000名以內報名了,但依然沒有十足的信心,我想這七年的時間就是一個對我的信心打磨的過程吧。
我一度是一個自信心嚴重缺失的人,目前也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無論做什么我都十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即便我知道很多人其實并不在意你,我們往往最在意的是自己。
針對這個我有做過修正,通過看一些心靈成長類的書籍,如張德芬老師的《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遇見未知的自己》這一系列書,以及《零極限》《秘密》等,但往往都是那一段時間我會不那么重視別人的看法了,沒過多久,就又復發了,我覺得這像是一種病。
寫到這里,我突然萌發了去看心理醫生的念頭,我也終于知道去了可以問些什么,對我有什么幫助,或者自己去尋找一些心理方面的書籍。
轉回正題,書寫我們的故事有什么意義?會對后人有什么意義么?
意義,作用和價值相近。
指的是人們為某種行為所能帶來的作用和價值,包括人們對意義的認知和人生的一種認識。
我想這七年對我的意義便是—我如何能讓我平凡的生活稍微不平凡一些。
七年,這個跨度還是很大,但是它也一定向我們生命中的某一段時期,白駒過隙般的就溜走了。
我2013年結婚,如今,快要第四個年頭了,這是我人生中第二次感慨,時間過得太快,當我第二個年頭把柔軟香甜的寶貝抱在懷里的時候,我還需要把胳膊收緊一些,好讓他不掉下去;而第三個年頭,我的胳膊就已經盛不下他了,他的小腳丫在我的臂彎里蕩秋千,如今,抱他入懷的機會少之又少,而我的臂彎只能盛下他腿彎以上的身體,有句話說,看到孩子,才知道我們真的老了。
也許并不老,但是寶貝們會告訴我們,時間在他們身上成長的痕跡。
借用李笑來老師的定義—七年就是一輩子,這是我又一輩子的開端,我不知道這段人生會是什么模樣,不過一定是平凡的生活中充斥著最普通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寶寶成長、兩個人的愛情守護以及自我的成長,也一定伴隨著磕磕絆絆,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有目標了,我開始看清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我開始分清這一個生命季節(蔣佩蓉老師關于時間商里的概念)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也許人生的意義才開始顯現出來,我也才開始踏上尋找的旅程,我將用寫作書寫我的故事,也來書寫我夢想中的故事,未來我想幫更多人把自己的故事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