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的天,不像三月的綿綿細雨,而是像覺醒的怪獸一樣,傾盆大雨,電閃雷鳴,我在等著父親開車來接我回家,周末家里做清明,所以,作為離家比較近的子孫們,還是有必要回去祭祖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
? ? ?路上行人欲斷魂。
? ? ?借問酒家何處有,
? ? 牧童遙指杏花村”……耳邊依稀傳來淡淡的卻又干凈的聲音,抬頭望向雨中,水泥路的那頭隱隱約約看到一姑娘打著油紙傘騎著自行車晃晃悠悠過來。自行車,油紙傘,這樣標志性的東西,想來是她吧,待到近處,果然不出我所料,貌似,好久沒看到了,油紙傘姑娘。
? ?“南北?什么時候回來的,還在讀書嗎?你姐呢?聽說嫁了吧,30的人了,嫁了也好,嫁了也好,是嫁去武漢吧,聽說男方是工程師是吧,可惜,我沒機會去討一杯喜酒喝,呵呵……”,頭戴紗巾,穿著一身棉質素白打底黑色細線的格子連衣裙,那樣的素白,稱得臉色更加的蒼白,她就像在自言自語一般,那樣充滿滄桑的雙眼,我從來都不敢直視,我甚至有點害怕。
? 油紙傘姑娘是我們村的一姑娘,準確的說,她是我們院子里的鄰居。那個院子,往爺爺輩前追加兩代吧,都是一幫兄弟。每家都差不多五六口人,同齡人都特別多,所以我的童年從來都不會覺得孤獨。在我的記憶里,有她最初的片段就是,她是我姐的同齡人,她和我姐玩的很好,我姐小的時候對她都比對我好,她讀書的成績也很厲害,但是這些都不會讓我對她有好感,讓我對她有好感是,她會拿那些不用了的塑料瓶,那些丑丑的瓶子在她的手上能變成各種各樣的花朵,我記得,她最愛剪,彼岸花……,她會用圓規畫出各種各樣的圖案,就那樣的一點一圈,會畫出眼花繚亂的圖,最后能做出萬花筒,觀看眾生百態,這些都是沒有人教她的,那時候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書讀的好,又那么手巧聰明,將來一定是個很厲害的人。
? ? 農村的人家,孩子越多,負擔越大,對于沒啥收入的家庭來說,三個孩子一起讀書,那是雪上加霜啊。我家也是三個小孩,每次開學都是姐姐先去開學,錢還是借了親戚的,開學過了一個星期,爸爸就帶哥哥去開學,拿著一半的學費,去和班主任說說,也能等到莊稼成熟了才能還剩余的錢,而這個時候的我,就每天坐在門檻上望向那條去學校的路,心里著急著,看到父親一個人回來的時候,總算松了一口氣,哥哥可以上學了,接下來就是我了,每當這時候父親總是摸著我的頭,用愧疚的眼神看我“南南,不讀書好不好,或者等姐姐畢業了再讀書好不好”,每次聽到這,我都會哭得稀里嘩啦,“不要,我要讀書,別的朋友都去讀書了,我會很聽話的,我會考試考得很好的,爸爸,我要讀書……”,父親撫摸著我的頭,看著遠方,等別人都開學半個月,父親才帶著我去學校找校長,一起去的還有村里的幾個小孩,都是去借讀的,就是學費都等莊稼收割了再交,校長都是答應的,所以即使十幾年了,到了現在,每次在大街上看到老校長,我們都會打招呼問好,他從不會顏色看人,對待誰都是和藹可親,他家的小賣部我們去了偶爾都會給我們糖吃,很親幸,有這樣那樣可愛的人,還有開明的父親,小學也能快樂的畢業。
? ?油紙傘姑娘就沒有我們那么幸運了,我小學二年級時候,她應該是和我姐一樣上初中的,然而她父母似乎重男輕女,她讀完小學就輟學了,父母讓她把機會留給她下面的兩個弟弟,她開始在家里幫工,我姐姐時常對我說,好可惜,多好的女孩子啊,我那時候還不是很懂,總是跑去她家問她母親,“阿嬸,為什么不給姐姐讀書啊,她成績那么好的”,阿嬸笑著看我“家里沒錢啊,她兩個弟弟還要讀書呢,再說,女孩子讀書那么多有什么用,以后還不是別人家的”,我那時候小,還不懂什么叫做別人家的,我只知道,我和我姐喜歡讀書,父親也說了,成績好就可以讀很多很多的書。第二年的時候,他們家買了一臺彩色電視,全院的大人小孩晚上都去她家看電視,那時我們連個黑白電視都沒錢買,何況那么新鮮的物件,每次去她家我都習慣看她在不在,她的房間沒有門也沒簾子當著,暗暗的屋里,我能看到滿屋的塑料花,以及她蹲在床上右手拿著圓規在畫那些圖案,外面的熱鬧和她的屋里成了鮮明的對比,熱鬧,是他們的……,我那時候想不通為什么有錢去買那么貴的電視而不給她讀書,這電視的費用都可以讓她讀完初中了。
? ?有一年高中暑假回家,聽母親說,隔壁的女兒要嫁人了,嫁的還是鎮上的人家,是她親戚介紹的,我突然就想到了在讀大學的姐姐,同樣的年紀,一個卻已為人婦。那時全村的人都說她運氣好,以后都不用做農民了,各種酸氣也是有的,姐姐那天回來說,她其實一點都不想嫁的,一點都不,沒見過那男的,她也想出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為了這事還和她母親吵了很久,她母親也是個厲害的角色,加上一幫嬸嬸大娘之類的親戚威逼利誘,她最終還是妥協了,蓋上蓋頭,嫁去了鎮上,到這了,也許很多人都說以后應該就是好好的過日子了吧。
? ?高三畢業的時候,在家看到她從門口經過,樣子變了,身材豐腴了,不比以前好看,人更加的沉默,不注意仿佛就看不到她的存在一樣。晚上吃飯的時候,和母親談了油紙傘姑娘的境況,母親嘆著氣,說她嫁過去沒多久就懷孕了,生下了一男孩,丟給婆婆看著,她整天什么都不做,吃完就在屋里待著,她的隔壁鄰居都在說她好吃懶做,后悔要了那么一個媳婦回來供著,現在是被趕回娘家了,母親還在叨叨著……,
? ?姑娘,你是用這樣的行為來抵抗命運的安排嗎?
? 后來和母親去鎮上逛街的時候,母親指著一間很小很矮的用木頭做成的黑不溜秋的房子對我說,那就是她的家,我瞬間不知什么知味,我以為是高樓,我以為她們那時的酸氣是你將要嫁入的是富貴人家,我問母親,怎么會是這樣的,母親說那個男給了她母親一筆彩禮。后來我看到了那個比她大很多的男人,在屋里賣著小孩子的玩具,半天都沒見一個客戶。
? ?油紙傘姑娘最后還是被接了回去,聽說還是老樣子,什么都不做。我大二回家的時候,聽說村里有個女的瘋了,聽得不是很清楚,回去問了母親,從母親那里知道,油紙傘姑娘瘋了,傳言是她在婆家每天都好吃懶做,她婆婆看不下去,去做了蠱,給她下了蠱最后給弄瘋了,后來就叫她家人接去住院了,在她瘋之前,她曾經跑去外地過,聽說是去找網友,后來還是被抓了回來,再不久就瘋了,就算是去住院了,她也不曾放棄逃跑過,我不知道她是壓抑太久了還怎么的,聽說她睡著了嘴里還念著,說是她母親害了她,害了她的一生……,我唏噓不已。
? ?后來課少了,我經常回家,也經常碰到她,她病好了之后就離婚了,聽說還是她婆婆去把蠱拿出來的,離婚之后就一直待在家里,村里每天都有農活做,都會請人幫忙,沒人叫她,她自己也跟著去做,別人也是會給工錢的,后來我每天都看她從田里回來,然后六點多還騎自行車匆匆忙的去街上,我問我母親她去干嘛,母親嘆氣說她還記得疼她的兒子,每天得到工錢就去鎮上買零食拿去給她兒子吃,母親搖搖頭。后來我有注意到她有的時候買有辣條,有的時候買有牛奶,都是送去給她兒子,她自己就每天打一碗粉回來當晚餐,她不和家人一起吃,自己種了菜地,早上都去澆水,然后打工,每天五六十塊工錢,每晚就一碗粉,這樣的生活一直到我大學畢業回來,聽說她又犯病了,他前夫帶著兒子和婆婆去市里了,再也不回來了,她拿著牛奶過去找不到人后來聽鄰居說的,有的說她傻,要是以前不離婚,現在也能去市里住了,他姐姐買的房子給他的,油紙傘姑娘仿佛什么都聽不到了,她只知道,她再也看不到她兒子了,永遠也看不到了。
? ?村里不知道什么時候起開始稱呼她為瘋女人,她有的時候穿的像個古代人,有的時候穿的像個泰國人,有時候又穿的像阿拉伯人,別人說她不倫不類,下雨天就打油紙傘,她也只是笑笑。
? 父親的叫喊聲把我從回憶中拉回來,看著那越來越遠的油紙傘姑娘,她還那么年輕,才30啊,就經歷了別人一輩子都經歷不到的事。眼眶頓時酸澀,想起那滄桑的雙眼,以后的日子里,油紙傘姑娘,望你不驚不擾,有枝可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