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25號開啟簡書寫作開始,至今已過去26天,中間偷懶用過幾次復活卡,斷斷續續下來也寫了文章21篇,總字數將近三萬,想想之前每次寫學術論文動則上萬字的情景,現在未免有些慚愧。
其實,今天不是對簡書堅持更新的總結,是因為我實在找不到素材了。然而果真是找不到了嗎?會心一笑,實際上是自己想偷懶了。不過,我也知道當我大腦沒想法的時候,其實就是在想停止思考貪圖安逸的時候。
堅持了這么一段時間,親身體會到堅持寫作是個好東西,因為要不斷的輸出,大腦就要不斷的思考,這在一定意義上也在鍛煉人的觀察力。除了思考,還要不斷的輸入。因為越寫到后面,提出的要求就會更多更高,而能不能跨越過去,也決定了你到底有沒有因為寫作成長。
寫作其實可以有很多素材,作為老師,來源最多的素材莫過于教育。但是寫多了也容易厭煩,可能是不想下班之后再次去思考那些工作的事兒,也可能是我沒有掌握教育寫作的方法,亦或是教育的激情還沒達到一定的高度。總之,現在寫作關注的還是自身的多,可能這也是一種成長,不管其他,也覺得自得其樂。
印象中,我的語文老師教過我,作文體裁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寫來寫去,覺得自己對記敘文和議論文更熟悉,記敘文記錄人和事,尤其在記錄自己的事情的時候會覺得那是一種對自身很好的思考,而在做議論文肆意揮灑筆墨,雖說頗有好為人師和理論派,但與人傳達我的思想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
拿手機碼著字,發現不知不覺就500多字了。想想文字還真是簡單,想的多一些,自然輸出就跟上了。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重新寫過考場作文的原因,有時會覺得800字作文也蠻好,但有時返回再看自己在簡書上更新過的文字也會覺得意猶未盡,因為手機刷一下屏幕就沒了
可能這也是簡書至今堅持二十多天總文字還沒超過三萬字的原因,雖然,我沒有一味的在追求數字,但是這算是對自己的一種鞭策。文章要天天更新,大腦才能保持思考的動力,不至于混沌,思考要更深一步,才能寫出更多更高質量的文章。
今天大腦混沌,極度無聊,算是勉強撐過,我想明天可以好好構思下自己最近看的書或綜藝或者聽的音樂,算是又給自己找到了很好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