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行動派的微信公眾號里,一眼刮到了這樣一個題目《當你30歲時 你在害怕什么?》。
然后我就突然意識到,咦,我快30歲了耶。當然如果按照我們這個地區奇葩的虛歲算法,我老早30了。按照那種算法,我這種年底前出生的人,最虧了,一年的大部分時間比自己的實際年齡大兩歲。
當然,如果換個角度去想,我也是最幸運的,因為這2年常常給我一種偷來的竊喜感,就像突然從一件很久不穿的衣服里挖出了200塊錢。
繞回來,30歲,對于很多人來說,尤其是女人,都是一個敏感的數字。有些文明禮儀里,女性的年齡,被認為是一種隱私,如果貿貿然問,就說明你沒禮貌,是要被翻白眼的。
原先以為30歲很遠,其實現在,它就在眼前了。再過一個月不到,我就,嘿嘿,不是30周歲,而是29周歲。你是不是這時候翻了個白眼啊?哈哈。其實,我覺得29歲和30歲,沒什么太大差別啦。
就在接近30歲的歲月里,我第一次體會到,什么是“三十而立”的真正意思。
古人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接下去不會背了那我也就不打出來了。
三十而立,“立”的就是人生方向。
回想我過去的人生,說起迷茫,可能有三個階段最為嚴重吧。
第一個階段是大三、大四找工作的時候。那個時候相當迷茫,根本不知道前路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就好像一個人,浮在水面上,放棄抵抗,帶著一種認命,漂到哪里去哪里。那時候遭遇了找工作的“滑鐵盧”,然后開始埋怨自己的父母沒錢沒勢,就是普通老百姓。還會羨慕一些同學父母就能安排工作。
第二個階段是當周圍人都紛紛結婚生娃,而我仍舊還單身時。當時遭遇了一次感情的重創,比較頹廢,我用工作去麻痹自己,療愈自己。那個階段非常黑暗,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以前可能還會有些想象啊或者畫面啊什么的,但那次以后基本就推倒重來了。然后父母會有催婚的壓力,還會有一些同輩壓力,同學們聊著聊著突然聊起了孩子,我就瞬間感覺自己掉隊了。
第三個階段是生孩子以后。當時因為工作上出了一些問題,我懷孕時就回家待產了。這也算是人生一個比較大的挫折。然而現在非常慶幸當時沒有耗著,否則會極大地影響我的孕期心情。但因為沒有工作,我就會有一種焦慮,也開始思考,未來我到底想怎么樣。我想過,要不干脆就做全職媽媽嗎?身邊也會有一些這種聲音,我也曾經想著要不就偷個懶吧,但是,心底里還有一個更加響亮的聲音對我說:“不,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然后就是生娃,帶娃,在無數個黑夜里陪娃度過,直到現在還是如此。
但是,可能是因為真心年紀到了,開竅了,還是長久以來把這種思考一直像后臺程序一樣放在心里運行著,在接近30歲左右的時光里,我突然想通了很多事情。
此時此刻,我在這里打這些字,我無不感謝著過去每一刻的我自己。正是過去的自己,一步一步地,讓我走到現在。
我感謝那個曾經墜于無底黑洞,卻仍舊朝著光明努力的自己,那時的我,雖然不明白有些事情為什么會發生,但我無論遇到什么事,總對自己說“所有的事情都有理由,總有一天我會明白”,而我現在真的明白了。
我感謝所有面相的自己,無論是慈悲的、光明的,積極的、向上的,還是狡猾的、卑鄙的,消極的、悲觀的。那些都是我真實的一面,我也做出了那個當下的我最合適的選擇。
如果有小伙伴正在經歷著這些迷茫,我想說,沒關系,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些的,如果沒有過迷茫,你怎會有撥開迷霧看見光亮時那一剎那的狂喜?
這個世界存在的基礎就是二元對立。所有丑陋背后,就是美麗,所有謊言背后,就是真實,而所有仇恨背后,都有愛。那么,所有迷茫背后,其實,都是通明。
我又要來撒雞湯了,當然你不喜歡可以無視我,我只說給想聽的人聽。
其實人就是從痛苦中學到最多東西的。當然這句話對于正在經歷痛苦的人來說,是領悟不到的,只有你真正爬出那個漩渦,有所得到時,才會有這種感覺。我相信我的同齡人們,人到三十了,應該能夠明白這句話真正的分量。如果你跟我同齡,然而你還沒有體悟到,那么也許,你需要一些思考。但這也是你的必經過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當你找到你人生方向的那一剎那,你會有種這樣的感嘆:“哦,原來我的天賦使命是要做這個。”然后你會發現,原來此前的所有路,都沒有白費,哪怕那些你認為是彎路的路,都不曾白費,每一個腳步,到最后,都像溪流匯入大江大海,有跡可循,有因可溯。
如果你要問我有什么切實可行的辦法找到人生方向?以下是一些小建議:
1,每一個當下,你其實都面臨選擇,就選那件讓你興奮一點兒的事來做。
舉個例子吧,你周末可能有很多計劃,比如去上培訓課,或者加班,或者跟朋友聚會,看電影。那就選那個讓你稍微興奮一點的事做。別說你不知道,你問問你自己的心,你一定是知道的。當你在越來越多的瞬間做出了那個讓自己興奮一點兒的決定,并且按照這個決定去做了,這種興奮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慢慢的,你會發現你的生活有一些變化。
2,多自省,多向內看。尤其是當你出現一些情緒波動時,到底是什么讓你有了情緒。這個情緒帶給你什么聯想,你曾經經歷過的什么事情,讓你有過類似的情緒波動,那一刻你做了什么決定?那時的決定帶給你什么影響,這些影響觸及哪些方面?如果你認為那個決定帶給你的影響是負面的,那么,可不可以換個角度去看待那個時間,你能把你的決定換成正面角度嗎?這其實是在釜底抽薪。
3,看一些讓人智慧的書籍。
我列個書單吧。對我影響比較大的,涉及的范圍如果你暫時不能接受,我建議你抱著開放的心靈去看待,也許你現在還不在一個可以接受的點里,但是誰知道呢,未來也許你可以接受了。
《從未知中解脫》《靈魂的出生前計劃》兩本書是同一個作者寫的,基本讓我顛覆三觀了。
《前世今生》系列4本書,作者布萊恩·魏斯。
《這一生為何而來:靈界導師的10門課》
《金剛經說什么》 看南懷瑾老師通俗易懂的講師真是一種享受。
《你在為誰而活》李子勛的文章非常圓融,辯證,而且充滿慈悲和人文關懷,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心理學家。
《當我遇見一個人》李雪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好媽媽勝過好老師2:自由的孩子最自覺》尹建莉的三本書,雖說在講育兒,難道不是在講人生嗎?你做好了父母,其實就是做好了你自己啊。
《阿納斯塔夏》、《俄羅斯的鳴香雪松》、《愛的空間》這是一個俄羅斯人寫的,你可以把它當小說看,本來一共有10本,目前國內只有一本,臺灣出了3本,可以給你非常多新視野的一套書。
《與神對話》我記得我在朋友圈推薦過。不要被“神”這個字嚇跑。你可以把它當作宗教類的書籍看,但我就完全沒有把它當作宗教信仰的讀物看,其實它也壓根不是,國內的基督徒看到這本書估計是要拿它去燒柴的,認為褻瀆了神靈。但其實,新的基督精神和佛教精神相通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就是開悟的人,人就是尚未開悟的佛。很多讓你困惑的問題,都可以在里面找到答案,看到答案的那一剎那,那種感覺只能用“哇塞”來形容。
《人生創意課》《創意云世紀》《量子創意課》等一套八本,創意天龍八部。李欣頻。完全顛覆你對創意的理解,原來,人生就是一場不斷地創造!
《人類簡史》
《再活一次,和人生溫柔相擁》作者瀕死體驗的整個描述,這個癌癥例子在醫學界相當出名。
《就因為沒時間 才什么都能辦到》日本媽媽,帶著四個孩子上哈佛的故事,告訴你怎樣在有了孩子之后,還能自我實現!
《秘密》告訴你最簡單的宇宙法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