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手機地圖逐漸占據我們的日常生活,不論是遠行旅游還是尋找飯店,手機地圖都提供直觀快捷的路線,將人們從問路的尷尬中解救出來。經過多年的發展,手機市場逐漸步入成熟階段,并且市場格局穩定。
一、手機地圖市場背景
? 根據中國手機地圖用戶規模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手機地圖用戶規模為6.05億人,到2016年達到6.64億人,其增長率為9.8%;2017年用戶規模超過了7億人,達到7.07,但增長率下降到6.9%;2018年用戶規模達到7.37億人,增長率下降到4.2%;2019年手機地圖用戶達到7.55億人,增長率下降到2.4%。
中國手機地圖用戶的規模在持續增長,但其增長率卻在逐年下降,爭奪用戶之戰似乎已經看到了盡頭。為提高平臺用戶的留存率,廠商也將戰場從用戶爭奪轉向產品綜合實力的競爭,較之以前更加注重于用戶的體驗感,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地圖服務。
目前,中國手機地圖軟件主要有百度地圖、高德地圖與騰訊地圖等。其中,百度地圖與高德地圖在中國手機地圖應用市場占有率高,而騰訊地圖在中國手機地圖應用市場占有率較低。
二、高度、百度地圖的雙寡頭格局
根據中國手機地圖下載量顯示,下載量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高德地圖、百度地圖和騰訊地圖,其中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以絕對的下載量優勢遙遙領先。高德以26.7億次的下載量穩居榜首,百度地圖則以17.4億的下載量位列第二,騰訊地圖雖位居第三,但其下載量僅有2.3億,相對于高德和百度地圖而言,略顯不足,其后的搜狗地圖下載量為1012詞。中國手機地圖市場雙寡頭格局穩定,后來者很難超越他們。那么下載量位居第二的百度地圖真的就不如高德地圖嗎?
三、產品分析
1.百度地圖
? 百度地圖于2011年正式上線,2012年年底整合了API、SDK、云服務等優質資源,建立開放平臺,成體系開放百度地圖數據與技術,2016年國際化地圖覆蓋全球,此后百度地圖還結合AI和圖像識別技術,推出AR步導和AR導游功能。2018年百度確定了自己“新一代人工智能地圖”的產品定位,而百度是最早布局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之一,有著一定的發展優勢,可以預料百度手機地圖在未來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除此之外百度還憑借豐富的數據基礎,在生活服務方面的開發商擁有領先優勢。并且在實景方面做得要比其他地圖好,也是百度地圖的一大特色。
2.高德地圖
高德地圖起步于企業市場,其在企業地圖數據服務、定位服務,車載導航市場均具備顯著優勢,優質的電子地圖數據是高德地圖的核心競爭力。2014年高德地圖被阿里巴巴收購后,逐步完成向動態地圖數據服務商的轉變,朝著人工智能的目標前進,高德地圖于2018年3月上線“高德順風車”業務,基于阿里云強大的計算能力,實時挖掘數據,能夠打造智能交通出行服務。另一方面,高德地圖在打造生活服務的時候,在移動支付上有先天優勢。
3.騰訊地圖
2014年騰訊地圖發布“零流量地圖,成為國內首款實現真正零流量、全離線的地圖產品。目前,騰訊地圖依靠騰訊資源全面布局本地生活服務,利用社交優勢充實最上層的LBS應用數據建設。此外,騰訊地圖也在交通出行服務領域布局,還為其社交產品用戶以及騰訊投資的滴滴打車等產品的用戶提供位置服務,也在進一步探索智能化的駕車場景。
四、總結
? 根據調研發現,百度地圖在大數據方面有優勢,所以百度地圖的搜索結果要多于高德地圖與騰訊地圖。另外百度地圖還增加了騎行導航、實時路況的功能,道路更新也非常及時。就路線規劃而言,百度地圖做的相對較好,它提供駕車、公交、步行和騎行等多種路線規劃方式,給出的推薦方案也相對較多。高德地圖的優勢在于數字地圖及導航服務,但是高德地圖周邊服務的功能(比如附近酒店推薦、周邊餐館信息推薦等)不如百度地圖。騰訊地圖的優勢在于實時街景和位置共享服務,而路線規劃不如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
不過百度、高德地圖二者總體上還是各有千秋,百度更注重用戶的體驗,高德更注重數據更新上,很難絕對地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