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快年底的時候,公司一位老司機離職了,她在公司九年多,一畢業就在這里,九年間經過數次崗位調動,仍舊離經理差一步,終于下定決心離職了。當然,相對的,她找到了事少錢多離家近的美差,頭銜也上升到了經理,我們私下羨慕不已。
在她離職的那天,我們這幫子底層平民拋下老板經理們聚了一次餐,她語重心長的告訴告訴我們這些后輩六字箴言——要么忍,要么滾。甚至離職后不忘關照我們,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太老實,不懂得把握機會,讓我們逮著好機會抓緊跳槽,
公司年終,要開始評績效,績效么和年終獎掛鉤,所以辦公室總會有一種尷尬的氛圍,昔日一組幫忙分攤事情,互相打掩護的小伙伴如今同臺打分,誰也說不準會突然背地里捅你一刀。
我不知道這是個普遍現象還是每家公司都有的,總會有那么幾個同事特別八卦,然后吧,員工私底下對領導一些抱怨啥的,總會不經意的傳到老板耳朵里。甚至員工私下三四個人微信有個小群,都有經理想盡辦法來套你話,你知道誰誰誰她們有個群什么的嘛。我很反感領導這種行為,人家小群聊天占你流量啦,明明領導們自己也有群,大家心知肚明,何必管這么寬,要打壓員工至此。
后面這句話是我自己總結的:
永遠不要和你的女上司聊同事的八卦
也不要覺得自己能和上司交心
至于為什么強調了女上司,目前我碰到的是這樣,很八卦很情緒化,有過你背,有功她來這樣子的。可能我才工作一年多見識太淺薄吧,我還是覺得活久見。然后老板和經理們關系也微妙的很,有的時候感覺辦公室政治比甄嬛傳還精彩,天天看戲。
前段時間,有個一起玩的基友和自己去米國留學碩博連讀的女友分手了,well,異國真的是檢驗真愛的標桿,反正我身邊是沒一對成的。
我們幾只狗雖然畢業了,經常線下聚會,喝點小酒就開始像受了半輩子委屈那樣訴苦,然后可能借著酒勁,開始心疼自己哭一哭,然后類似于傳染病一樣,幾個人覺得同病相憐一起哭,倒不至于抱頭痛哭那么嚴重啦,每次思維回歸的時候最大的情緒都是后悔。大家年紀不大,每個人故事卻也不少。然后每次失態大家都說:下次再也不喝多了,這次上頭了,但是有難受的事情仍就是老樣子。有的時候會覺得我們這幫大學好友:
走的太遠成了風景
離得太近成了別人
我自己感覺是:害怕有一天這幫子親近的朋友離我太遠,不僅是地域上的,還有職業規劃或者薪資什么的,雖然畢業一年多差距不是很明顯,但是這是隨著時間必然發生的,我有點害怕這一點,越來越遠,最后成了嘴邊一個代號,一個稱呼,淪為我有一個朋友怎樣怎樣。離得太近,就像我們在半醉半醒間大放厥詞一樣,那種感覺既陌生又熟悉,以至于每次事后我都努力回憶原來他/她心里藏著這么多事情,平時就好像帶著面具做人一樣。
我是一個平日里看很多綜藝的人,17年綜藝讓我新喜歡上了兩個人——毛不易、章子怡。
國際章不用多說,雖然演員的誕生這檔子節目越炒越糊,但是她讓我看到了她對演員這兩個字的態度。她自己對自己的近乎嚴苛的要求。以前嘛,我可能更關注她的八卦,現在我關心她的作品,她自己就給自己立起了一個我是一個演員,不是一個靠流量話題炒火的明星這樣一個形象,我覺得她配為自己代言。可以說是強勢圈粉了。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證明自己最有效的辦法是活出真我
綜藝舞臺上她心直口快,表演舞臺上她精益求精,社交平臺上她心系公益,關心時事,初為人母她散發著母性的光輝。她活得很真實很瀟灑,不是活在媒體的八卦下,而是真實的活在自己的生活里。
再說明日之子出來的毛不易。
他的詞很好,透露著一種不足為外人道的艱辛以及貧窮。我覺得他的成功代表了千萬和他有一樣夢想的人的成功。
我經常在朋友圈發一些他的歌詞
讓所有可憐的孩子不在膽怯
所有邪惡的人不在掌握話語權
清醒的人最荒唐
他的成功是小人物式的成功,就像一個和我有著共同理想的普通朋友,突然有一天通過歌曲讓大家了解到他,激勵了無數和他一樣平凡的人。
現在這個社會,有這個條件讓各種出色的人找到適合自己謀生的方式,讓更多的人能夠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同時填飽自己的肚子。
我希望,在這大時代的背景下不再是干一行愛一行,而是愛一行,干一行。
我們懷揣著善良,做好自己。
我們艱苦的奮斗,昂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