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星期六,我和兩位初中同學一起聚餐吃火鍋。小萌和沫沫都是我的初中同學,兩個已婚婦女相對而坐,聊起孩子和老公如同相聲演員附體般十分熱鬧,我一個大齡單身女青年坐在中間更像是個超負荷運轉的電燈泡。
話過三巡,她們繞到了我們曾經的同學蓉蓉身上。聽聞蓉蓉畢業去了深圳,在BAT工作,月薪早就破了兩萬,前段時間領導帶她下海創業,目前她也是一枚項目經理。兩萬月薪對于在北上廣深從事IT行業的朋友來說并不算什么,處在風口浪尖的行業薪水普遍偏高,但是對于我們這些困死在武漢的一般文職人員來說確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小萌說,貌似蓉蓉現在談了個男朋友。
沫沫應聲道:以她所處的階層想必找的男友也十分優秀。
小萌:我也這樣覺得。所以找工作,選定行業太重要了。
恍惚間,我回到了十多年前那個夏天,我想起了蓉蓉的樣子。她成績普通,容貌中上,嚴肅中帶點傲嬌,敏感中帶點個性,天生有一頭波浪式的卷發,笑起來肉嘟嘟的蘋果肌會擠在一起,她拖著下巴轉過身一臉羨慕的看著沫沫說:沫沫,你的英語成績真好。是的,沫沫是我們快班的英語課代表。
圓圓是班上的白富美,身材高挑,容顏嬌美。沫沫經常會細節性的贊美圓圓。
——你把頭發扎起來原來是這樣啊,好漂亮。
——圓圓你的腿好長啊。
……
我對沫沫最深刻的映像應該就是她捂著臉龐用迷離的眼光笑著贊美他人的樣子。
姑娘,小小年紀的你,那時候心中肯定開滿了太陽花,每一朵都向著你傾慕的人致敬,那些羨慕滋潤了肥沃的土地,你可知道今天,有人也如此這般的羨慕著你?
二
吃完飯后,大家進行了總結性發言——我們跟蓉蓉差距太遠了。
以前上班時,老師經常說,人和人的差距畢業一兩年看不出來,但是畢業五年之后基本可以定型了。只是我們沒有想到,被人遙遙甩在后方的會是我們。
畢業的這幾年,沫沫結束了和男友的5年長跑跨入圍城,在事業單位做著體面穩定的文職工作。小萌覓得如意郎君,孩子一歲后在私企找了個有雙休的工作。而我在左右搖擺中蹉跎著自己的時光,事業和愛情都沒有起色。
在回家的路上,沫沫問我:你覺不覺得大家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親愛的,我覺得。
但是我沒有這樣說。
從我們出生開始,我們就從父母的手中接過人生的接力棒一路小跑,有人以為這是一場百米沖刺,所以學生時代鼓足勁頭,畢業后卻又有所懈怠,看慣了世俗順帶也習慣了平庸,我們找到了那個適合自己的平凡小角色,演的津津有味。但是當我們發現在生活的另一端,有人領銜主演了一部收視熱播劇時,我們似乎又在感慨,我的生活為什么沒有過成那個樣子,優秀的那個人為什么不是我呢?
我和她是有差距的,這個差距還有機會彌補嗎?我還有機會逆襲成為生活的主角嗎?
親愛的,你的問題讓我一陣心慌。在我們不注意,不留神的時候時間追趕著我們,也悄悄改變著我們。看似一切沒有變化,只是眼角眉梢多了點細紋。
我停頓了一下,安撫著沫沫說:深圳的房價那么高,薪水高也不一定能支撐體面的生活。再說還要看她男朋友是哪里人,在哪里安家,故事還沒完呢。
沫沫聽后,點點頭。我們似乎達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識——我們過的也不算差。
三
畢業多年后,當年不起眼的同學是否成了你茶余飯后的那個傳說。
你呢?現在做著什么樣的工作。
上個星期瀏覽知乎的時候看到一個關于“我說話直,你別介意”的討論。有人留言分析了這句話的病詬之處,調理清晰,邏輯分明。我把他的留言做成了一則條漫,發給他看:手繪 | 我說話直,你別介意—我呸!
一來二去我們交流了起來。我開始以為這樣思想有深度的人是位中年長者,交流后才得知他是位985的大四學生,才21歲。這不禁讓我汗顏。停滯了太久,以至于忘記自古英雄出少年。
有人說年輕的姑娘像韭菜,砍走了一撥又會長出新的一撥,我想說,能人志士如野草般在瘋長,只是因為你們不在一個山頭,所以沒有發覺,他們比年輕的姑娘更可怕,青春可能不在,但是智商和能力可以如滾雪球搬越來越大。全速全進的人一直讓自己的馬達加速運轉。
那首《時間都去哪兒了》讓多少聽眾為之動容。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這首歌曲煽情的讓人覺得恐怖,但是也道出了一個真相——時間會給出答案。只是有的人翻到人生的最后一頁可能是無解,因為一片空白。
沒你優秀的人一路高歌快跑,比你優秀的人正遍地開花茁壯成長。恍惚間有種窒息的難受,我想絕大多數的挫敗感都伴隨焦慮,而焦慮卻又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我想靜靜,別問我靜靜是誰。
-END-
我是不熬夜,期待你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