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前,2017諾貝爾醫學獎頒布了,獲獎的是這三位:
獲獎理由是:
三人的工作窺探了生物鐘的秘密,并解釋了其工作原理。他們的研究成果解釋了植物、動物以及人類是如何適應這種生物節律,并同時與地球的自轉保持同步。
含羞草的葉子在黑暗中仍按晝夜規律開閉,向日葵在太陽尚未升起時已經朝向東方,人在亮如白晝的辦公室里待到半夜照樣犯困——生物的自然節律并不依賴于外界條件刺激,而是由某種內在機制掌控。
簡單來說,三位大大研究的正是我們熟悉卻又虛無縹緲的生物鐘。
看到這條新聞時,人馬妞正在熬夜玩手機和其他同道中人一起“修仙”,但是看完這條新聞后,人馬妞虎軀一震,馬上卷鋪蓋走人,哦不對,卷鋪蓋睡覺了。
因為這三位獲獎者得出的結論是:
生物鐘確實存在
&
熬夜不僅傷身體,還真的會讓人變丑變笨變胖
人馬妞想了想,這三位獲獎者熬夜研究出了熬夜的危害,內心有點復雜...
01
他們研究了什么?
三位科學家深入研究了玄之又玄的生物鐘以及人類如何調節自己的生物節律等一系列話題。
簡單來說就是:他們解釋了一下為什么半夜總有人熬夜不睡覺以及研究了熬夜所造成的危害。
可能有人會覺得熬夜才多大點事兒,不就是少睡點,大不了我之后補睡回來就好了嘛,怎么還跟我的顏值和智商扯上關系了?還會變丑變笨?
然而這三位科學家會告訴你:晝夜節律的紊亂的,不僅會影響大腦工作,還會影響容貌,以及引發小至糖尿病、高血壓,大至嚴重的腦部疾病,例如阿爾茨海默病,甚至癌癥等一系列疾病。
02
熬夜導致變胖變丑的原因
生物鐘被打亂會發生什么呢?
獲獎者之一的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發現——不睡覺會導致控制節律的基因突變或紊亂。
“我們已發現一些經典的節律基因,它們很精細地工作著,相互鉗制,此消彼長。它們還通過大腦神經調控著全身的器官,讓大家有節律地工作著,由此也形成精妙的外周節律環,這樣全身其實存在著大量的節律相關基因。一旦打破,會出現問題,疾病可能匍匐而來。”
另一位獲獎者,邁克爾·楊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由于熬夜缺乏睡眠,神經突觸部分被星形膠質細胞大量吞噬,也就是說熬夜會使大腦開始吞噬自己。
如果說長期保持健身習慣就是最好的「整容」,那么長期熬夜的人,容貌受到的影響,效果不亞于「毀容」。
之前國外的一個科研小組,就做過一個實驗:每天睡6小時和每天睡8小時有什么區別?
這些參與實驗的人,都分為兩個階段測試。一個階段每天睡8小時,另一個階段每天推遲2小時入睡,并正常起床。下圖就是一段時間后,一位測試人員容貌的變化,仿佛一下老了10歲...
03?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用一句話概括總結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按時吃飯,多運動,別熬夜,到點就去睡。每天的活動安排請參照下圖。
倒時差、熬夜、借咖啡提神…在醫生看來,現代人的很多行為與進化而成的某些節律背道而馳,對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正被逐步發現。
根據此前亞馬遜《2017年中國睡眠地圖》顯示:
超過8成的中國人睡眠時間已經不足8個小時
6成受訪者表示一周要熬夜6天
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數據也顯示
38.2%的中國人患有各類失眠障礙
遠超全球27%的水平
而身邊由于長期熬夜、作息不規律導致疾病、猝死的大新聞也越來越多:
上個月,網友@卡卡Prancil因為常年熬夜,導致突發性腦出血,經過漫長的9天之后才徹底清醒。
去年,健康產品“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因為長期熬夜過度勞累,導致心肌梗塞去世,年僅44歲。
《我是演說家》里,剛剛26歲的姑娘周西,因為熬夜得了卵巢癌。
交大畢業的女碩士潘潔,經常加班到凌晨一兩點鐘,過渡疲勞,突發急性腦膜炎,不幸去世。
類似的新聞還有很多..
人馬妞發現這些事兒都有這么些個共同點:
都是長期熬夜。
都是工作很累。
都是運動很少。
熬夜到底多傷身體?每天睡眠不足六個小時,就相當于天天酗酒,時間長了會習慣性頭痛。每天睡眠不足五個小時的人,得心臟病的概率會增加40%。長期熬夜的人,全身的代謝都會受到影響,患上各類疾病的幾率大大增加……
仔細想想,我們年輕時玩命賺錢,不分晝夜,等到年紀大了,身體硬件出現了損壞,再用錢買健康。這筆賬算下來,到底是虧是賺?也許不用等你變老,長期天天熬夜、過度疲勞、加上平日宅家不運動,說不定哪天就掛了...
大家知道諾貝爾的獎金是多少嗎?900 萬瑞典克朗,相當于 740 萬元人民幣!所以,最后人馬妞給大家送上一組價值 740 萬的建議:
充分利用早上的時間學習和工作,因為此時效率最高。
養成運動習慣,下午和傍晚時健身效果更好。
該睡覺的時候就去睡覺,別熬夜。
知道沒?知道了就趕緊去睡吧!
素材 |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人馬君線上減脂營的信息,請點擊減脂這件小事,人馬君想說的其實不止這么些!
人馬君線上減脂營 | 不去健身房也能瘦,運動飲食課程私人定制+24小時全天候專業督導,您的私人健身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