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是看過的老舍的第二本作品。老舍先生的故事很容易讀懂,但是這些故事情節的描述又是那么地直指人心,像是把一顆最真實的心赤裸裸地剖開,放在讀者的面前,里面裝的什么東西,一覽無余。
主人公老李,其實我覺得老李就是無數個我們,我們都是那個老李。
老李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他是一個知識分子,他愛買書看書,看上去似乎有自己的追求,然而一直做著一些不切實際的夢;他不屑于與身邊的人說話談論,卻渴望一個真正懂他的知己;他不愿與惡勢力同流合污,卻怯弱地只能忍受屈從;他可以對最親近的家人冷漠得像一塊冰,也可以為幫助別人不惜賭上自己的性命。
他知道自己討厭什么,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01? 為自己的無能憤怒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老李把這句話展現得淋漓盡致。
太太是老李生活中一個不體面的存在,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沒必要存在的存在,雖是夫妻,卻無話可講,唯一的紐帶是兩個孩子。
如今他要把這個“不體面”帶出去應酬,帶到眾人的面前,接受他們無盡又無情的嘲諷和戲弄。他那幫衙門里的同事盡是些沒有人情、自私的家伙,這次的邀請分明就是個騙局,一個專為老李和太太設下的圈套。可是老李是沒法子的,他也知道將要受辱,還是不敢說一個不字。
當太太在眾人面前出盡洋相,小趙們臉上那嬉笑得意的神情,老李甚至不敢對著他們看一眼。
他沉默著,一聲不吭。任憑他們撕扯著他那可憐的自尊心。
他痛恨著所有人,小趙,張大哥,李太太,還有他自己。但他只會在人盡散去的時候瘋狂地責備自己,再也克制不住自己了,心中積蓄了太久的委屈與憤恨終于決堤涌出,他嚎啕大哭,全然不顧作為一個男人和一個父親的尊嚴。
他恨自己只會在別人面前卑躬屈膝,面對所有人的侮辱不敢憤然反抗,而自己被壓在最底層,永遠只能做別人用來尋開心的笑柄。
生活中有多少個這樣的瞬間,因為自己的怯弱而不敢站出來保護身邊的人,只會默默忍受,再反復痛恨自己。說到底都是因為自己還不夠成熟,內心還不夠強大。
02? 每個人都不容易
諷刺的是,有時候我們會從比較中受到傷害,但是有時也能從中得到安慰,以此找一個繼續茍且下去的理由。
老李覺得自己的生活是一潭死水,沒有色彩,發出污臭的氣味。而自己卻沒有能力改變什么。
他羨慕所有人,無所不能的張大哥,像個圣人的張大哥;敢于追求浪漫的馬同志;為了報恩殺了人的丁二爺;甚至是破口大罵的李太太。而這些都是老李做不到的,他自以為比別人清高、有理想,然而實際上卻什么都不是,誰都比不上。
直到那次與衙門同事及太太們吃飯,見到太太們的廬山真面目之后,哪有什么詩意,不過也是虎背熊腰,亦或是干枯死板,原來大家都是這樣的。婚姻就是茍且,就是將就,不將就的話估計只能取消婚姻制度,老李這樣想。
而丁二爺也是個極可憐的人,他的妻子對他萬分嫌棄,帶著孩子出走了,至今也沒有下落,他甚至不知道孩子是不是他的。就在痛苦和怨恨中丁二仿佛要度過他的一生。
每個人都戴著一副不怎么難看的面具活著,可是誰也不知道這面具下到底是怎樣一般千瘡百孔。老李覺得這世界上的每個人都不討厭了。
在老李身上,我們看到了多少自己的影子?但至少看清一些事實以此來警戒自己。實際比幻想真實,可靠。我們把自己所不具備的、渴望擁有的美好賦予一個事物之上,及至讓自己信以為真,直到這個幻想的泡沫破裂后才恍然大悟,其實并沒有什么“靜美”、“獨立”、“詩意”,有的只是永無止境的敷衍和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