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臨開始了,對于依然在上班,孩子卻處于暑假的你,還好么?特別是孩子還處于小學階段的。
這個階段的孩子,大部分還沒有養成自律自我管控的能力,多數都是要靠老師或者爸媽管著,但是爸媽平時上班,家里只有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時候,孩子更會是肆無忌憚的玩了,就不用說孩子會乖乖的寫作業了。其實想到這里,總會反思,孩子養生這樣的習慣,是不是跟我們做家長的有很大的關系的。
我們在面對誘惑是否還會專注的做自己必須要做的事情;
遇到工作壓力或者朋友之間的溝通不順是否會想發泄放松下,想看看電影追追電視,或者玩玩游戲;
當遇到某一天胃口不好,日常吃的飯不想吃,是否會想換個口味,約個三五好友大吃特吃一頓去呢?
我想多數情況下,我們的回答在遇到以上情況時,是管不住自己的。人的定性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一個人的好習慣也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跟小時候養成的良好習慣還有長大后的自我約束和管控有很大關系。
當我們管孩子時,先看看自己是否是孩子的榜樣。
文章中讓我感觸最深:"世界上最沒用的教育有三種,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p>
孩子不自覺,父母只知道說教,卻發現講道理沒用,揍一頓也沒用。
第一種結果∶ 孩子完全不聽父母的說教,你說你的,我該怎樣還是怎樣。
第二種結果∶孩子討厭父母的說教,產生逆反心理,公然和父母對著干。
第三種結果∶孩子表面服從,內心抗拒,和父母的關系越來越差。
道理人人都懂,孩子也懂,但若父母對于孩子是一套標準,對干自己又是另一套標準,孩子怎么會接受?
孩子一切都以父母為先,父母怎么做,孩子就會跟著怎么做。
古人說得很好,"言傳不如身教",說再多的大道理,也不如一次簡單的示范,罵孩子100遍,也不如自己帶頭先做好。
聰明的家長是永遠做孩子的榜樣,以身教。
“先自律才自由”,你身上讓人鞭長莫及的自律,隨時能成為你自由的資本。從現在開始,和孩子一起變成一個自律的人,努力變得更好。不要應了文章的標題。不優秀的孩子是因為孩子的父母不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