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和電機的創作中,可以看到一種驚人的想象力,他們憑著對機械本身天真的熱情和堅持親手制作的工匠精神,賦予每件機器以生命和溫度,打破橫亙在兩者之間冰冷的實用主義關系,最終以一種“超常識”的的姿態,挑戰程式化的固有認知,重新激發人們對機械的想象和情感。
這個展是小子和他爸強烈要求去看的,而我對這種電子機械類是一竅不通,也不感興趣,所以一直到展覽的最后一天才去看。到了現場才大開眼界,后悔因為自己的固化思維而錯過了把這么新奇有趣的展覽推薦給大家的機會。再后來呢,就發現展覽延期至4月10日啦!所以趕快把之前的照片和心得整理出來,推薦給大家。
這幾張照片是展場內機械表演視頻的照片,非常具有動感和視覺沖擊。明和電機社長土佐信道親自領銜“機械現場”表演(還真是有才啊,又能創業又能玩樂隊?。瑸槊骱碗姍C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展覽“超常識機械”揭幕。
社長手上拿著的“蝌蚪二胡”長著一張又怪又可愛的臉,正咧開嘴對你笑,還會發出一聲讓你終生難忘的怪叫。
原型草圖,這個很重要哦,對孩子認知實體物品構造及設計概念的理解都很有幫助。
設計的又像個八分音符,看起來很可愛。一尾握在手裡的大蝌蚪,透過上下捋動來奏樂,如印度賣藝人那條隨笛而動的眼鏡蛇喔,嘴巴還可開合顫音。聲音聽來很悲涼,不過我也想有一把,價格不到三千日元。(展覽現場應該有個售賣柜臺,多好的商機?。?br>
現場演示全系列的“超常識”代表作品,顛覆關于音樂表演的一切想象,充滿魔性??!
下面這張就是表現現場所用到的機械,看完剛才的表演在看這些“樂器”,頓時感覺如此奇妙啊!
筑波系列:用100伏特電流驅動的電動音樂裝置。
“咚咚機”為演奏者敲打而設計的機器,還有手上拿著的紅色圓點機器是“窄版吉他控制器”,藍色圓點的機器是“六音貝斯控制器”。
頭上那個獸形頭盔居然叫“貴賓犬頭盔”!我就醉了,日本的貴賓犬長這樣?各種超現實和詭異的造型,我已經無法用常識去理解,只能憑想象......
小子的好奇心完全被激發,看到什么都想試一試。
明和電機的暴走族樂器“武田丸”發出機車轟鳴,可以用6個音階做爆音演奏,吹響時6個燈會閃爍。
“鯉魚琴鍵Koi-beat”用開關將旋律鍵入進去,再用100伏特的電流來輸出,手動式鯉魚外形旋律機器。
小子在摸的那個是“響指木魚Pachi-Moku”,明和電機的招牌制品,借由打響指來敲打木魚,穿戴式、背后裝有開合式雙翼的機械,有高低兩種音階。
吉他,用鍵盤琴鍵來波動吉他琴弦的裝置。
明和電機的玩具系列:“敲敲頭家族”小人敲打自己或者別人的腦袋來發聲。
“小輪星人”工作坊的作品,現場有制作說明手冊,明和電機教你做手工。
魚器系列:是我個人覺得整個展覽中比較有意思的系列,因為可以嘗試和互動。(雖然很安全,但怕電的還是看看就好,因為太刺激了)
“魚豎琴”,撥弄身體部分,旋轉頭部時魚鰭會閉合。我想象了一下美女穿著長裙撥動著這樣的豎琴......
“放電魚”魚骨形鐵琴,用通電棒槌敲打時燈泡會亮,附有安全考慮的斷電器。我家小子和他爸玩的的時候,我在一邊覺得怕怕的,每次敲擊都會“蹦”的一聲,好像燈泡爆了一樣的聲音,真是刺激啊。
“玻璃鯉”轉動魚身演奏,精簡的鯉魚造型玻璃豎琴;“弓魚3號響箭”可以連續發射有聲響的箭,每只箭的聲音不相同;“魚骨型電源延長線”;
聲音系列:發出奇怪聲音的機器。最初來自對于產生聲音的“功能”和“魔法”的探究,是借由機械構造而非電子構造的部件來制造出聲音的一系列可活動的雕塑。
“大笑公公裝置”
原型草圖
雪絨花系列:是一個從女性視角出發開創的系列。了解了背景故事后就能夠明白很多作品的情景和含義。
一些很有含義和有趣的小機械,如可以播放音樂和動態剪影的八音盒、像蜜蜂一樣的女人衣架......
噴射香檳的槍
工作坊現場,小子也去湊熱鬧。都是科學發明,電子機械達人啊!物理沒學好的,表示看不懂的人拍個照默默走開......
機器樂器演奏時間,燈全部亮起來,音樂聲想起來。
展館介紹
上海明當代美術館(永和東路4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