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了老師,她之前說自己是考證達人都是考啥的,老師說她考大司法注會啥的,我說我在考初級會計,她說我可以直接考注會,她還考了大司法,不過我跟她說我們這屆不是相關專業考不了大司法了,但得到了個有用的建議就是趁年輕可以多考證,是有好處的,老師都考,我也去多考證也沒問題。
有時候怕自己的決策出問題,多問問還是有好處的,今年最大的收獲就是勇敢才有故事。
生活的貧瘠注定會帶來思想的貧瘠,這是我感慨的,因此我一直努力想從小的地方走到更大的地方,更大的舞臺,也努力想從少的資源和金錢,慢慢積攢到更多的資源和金錢。
我朋友那個110呼叫的崗,上一天休三天,工資加吧加吧大概兩三千,就算三千來說,合同制可以三到六年,六年下來二十萬出頭,她要是能花一半攢一半,最低也能有十萬塊,要是不需要花太多錢,六年攢十幾萬是可以的。
然后這六年里每年都去學公考事業編,總能上岸,這樣三十歲之后的工作也有了,基本上在這個縣城也就這樣的一個職業生涯選擇了。
所以這里的建議是盡量每個月都攢點錢,有余力的話可以六年攢十萬,花一半攢一半,肯定對你有好處的。
就實在不行,花的地方比較多 ,最低五萬塊也能攢到,這個當然更好。
還有一種就是有家庭兜底,母親給做飯啥的這方面就不需要花啥錢了,這樣的話能攢十幾萬二十萬,這筆錢能幫自己未來老大忙了,肯定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
不管是想繼續干公務員事業編,還是選擇去做個買賣創業開店,還是其他,都是有資金支持的。
我感覺如果想去大城市生活的話,最起碼工資得比在縣城的高將近一倍才比較合適,比如三千工資對應城市五六千這樣,要不然確實不如待老家了,舒適度高一些,工資低一些,但花銷相對少些。
要是低于五六千,確實不太值。
經濟角度是這樣考慮的,但是還要考慮的是人文因素,眼界舞臺大小也不一樣,如果考慮城市便利性,經濟角度,思想開放文明程度,那還是選擇前者好,這個不好判斷的,不同時期判斷的標準不一樣,每個人情況也不一樣。哎說白了這些都是最起碼??埔陨喜拍芸紤]的路子,以下只能選擇外出務工。
打工進廠這些路,大家都沒太好的啥選擇。我有個哥哥他就是在天津買房買車,工資七八千,但是他爹說他天天抽煙,月光族,要錢沒有一分,所以不理財也是白忙活。但他有他爹,房子加車幾百萬到手,倒也不必攢了。還一個參考,我弟弟全國各地工作,找到捆機行業工作一個月兩萬,但辛苦,要每天十二小時工作,他我忘了是??七€是高中學歷來著,但和我同歲的,還有一年半就攢一百萬了,不知道他有沒有家庭托舉,可靠自己自食其力有這樣的成績也很優秀。
是的,有的選都想選江浙滬獨生子女,但是出生父母選不了,只能睜開眼睛看清楚身邊的環境,現有條件,然后一步步往上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