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人們很奇怪,總是說“日了狗”,但痛惡吃了狗。
愛狗人士義憤填膺:狗狗是人類的好朋友,怎么可以吃呢?請自行腦補電影《撒嬌女人最好命》中的“兔兔那么可愛”。
當然,不吃是你自己的選擇,然而如果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所有人身上,就是你的不對了。每年的玉林狗肉節都會上演雙方撕逼大戰。前幾年,許多愛狗人士在高速上攔截拉狗貨車,雙方僵持不下,造成交通擁堵,萬幸沒有人員傷亡。
面對愛狗人士“吃狗肉就是畜生”的呼吁,狗肉食客們的反抗似乎有些底氣不足:“狗肉大補啊。”
是的,狗狗是人類的好朋友,從久遠的幫助人們狩獵,到現在的導盲犬雪橇犬。我們不能夠抹除狗狗的幫助。但是同樣的,渾身是寶的豬也是人類的好朋友,能夠耕地的牛也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呼吁不能夠殘忍的殺害豬和牛,要“安樂死”,但從來沒有過如呼吁不要吃狗肉一般呼吁不要吃豬肉、不要吃牛肉。
為什么狗能夠有如此的獨特性?
因為狗狗可愛?
可愛,其實是個蠻主觀的詞,現代漢語詞典對可愛的定義是:令人愉悅的。那么就是說你覺得可愛的,別人不一定覺得可愛。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在我看來,愛狗人士與食客之間各自的觀點,簡直都是驢唇不對馬嘴,且都無關于事實本質。我們決定一個東西可不可以吃,主要基于兩個方面:1,是否具有食用性;2,是否有法律法規明令禁止。
曾經有個段子很火:60年餓死人,摳了鼻屎都舍不得扔。
當然,我們早就不是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了,我們現在總在挖空心思地研究吃。許多對外國人來言匪夷所思的食物,我們甘之如飴。天上飛的,除了飛機;四條腿的,除了桌子。像什么:臭鱖魚,毛雞蛋,麻豆腐,還有云南蟲宴……
當我們有這么多食物選擇的時候,請尊重互相的選擇權利。
您愛吃狗肉,您自個兒吃去;您不吃又不讓別人吃,還要砸人家店?出門左拐,精神病院。慢走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