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媽都想著當一個溫柔、和顏悅色的爸媽,可熊孩子一旦熊起來,或者不熊就是不肯好好吃飯……都會讓爸媽失去耐心,不得不沖著寶寶大吼大叫,然后事后后悔。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造成以下影響。
1.大喊大叫會讓他們的行為問題變得更糟
你可能會認為對孩子大喊大叫可以解決當下的問題,或者可以防止他們將來行為不端。但研究表明,從長遠來看,這實際上可能造成更多問題。大喊大叫會讓孩子的行為變得更糟。這就意味著你得大喊大叫才能糾正錯誤。這個循環還在繼續。
一項關于親子關系的研究表明,這在許多家庭中都是如此。在這項研究中,13歲的孩子在被父母大聲呵斥后,在接下來的一年里,他們的不良行為水平有所提高。
2.叫喊改變了他們大腦發育的方式
大喊大叫和其他嚴厲的育兒方法確實能改變孩子的大腦發育。這是因為人類處理負面信息和事件的速度比處理好的信息和事件更快、更徹底。
一項研究比較了有童年時期父母言語虐待史的人與沒有虐待史的人的腦部核磁共振掃描結果。他們發現大腦中負責處理聲音和語言的部分存在明顯的生理差異。
3.大喊大叫會導致抑郁
當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時,孩子們除了感到受傷、害怕或傷心外,言語虐待還會引發更深層次的心理問題,這種問題會一直延續到成年期。
在一項追蹤13歲青少年不斷增加的行為問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還發現抑郁癥狀有所上升。許多其他研究也表明,情緒虐待與抑郁或焦慮之間存在聯系。這些癥狀會導致行為惡化,甚至會發展成自我毀滅的行為,比如吸毒或增加危險性行為。
4.叫喊對身體健康有影響
我們成長過程中的經歷在很多方面塑造了我們,其中一些我們甚至沒有意識到。童年時,來自言語虐待的父母的壓力會增加孩子成年后出現某些健康問題的風險。研究告訴我們,童年經歷壓力會對身體健康產生長期影響。
5.大喊大叫會引起慢性疼痛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童年時期的負面經歷(包括言語和其他類型的虐待)與后來痛苦的慢性疾病的發展之間存在聯系。這些癥狀包括關節炎、嚴重頭痛、背部和頸部問題以及其他慢性疼痛。
對寶寶的影響還有這幾個:
1、 因為恐懼而害怕,長久下去容易膽小。
2、 來不及反應,會降低寶寶處理事情的應急能力。
3、 容易沒有自信。
4、 逆反心理,更不服爸媽管教。
5、 覺得受到了侵犯,沒有被尊重感,缺乏安全感。
6、 容易變得有攻擊性,脾氣越來越暴躁。
7、 影響親子關系甚至大人之間的關系。
如何緩解:
1、 在發火之前先默念幾遍“親生的”。
2、 還是不行先離開幾分鐘,過幾分等情緒平靜了再“回到現場”。
3、 先聽寶寶怎么說,為什么會這樣。
4、 如果確實是寶寶的問題,教育之外,適當的懲罰還是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