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那彎月。不同于圓滿如輪,浮現在我眼前的,是細細的月牙,那弧度,帶著人世間無法復制模仿的曲線,精致勾勒。
它仍皎潔明亮。
幾片浮云隨風而動,落到了它彎彎的軀體上,云層頃刻變得透明潔凈,空靈飄逸,仿佛成了月之披帛,輕紗曼舞,若隱若現。
此刻的人世間,又有多少人抬頭注視了這美景?不過車水馬龍,不過燈紅酒綠,不過喧嘩夜市,不過深夜買醉。
真真辜負了那彎月的美意了。
不悲不喜,不怨不怒。只按天地輪回、四時更變轉化自己不同的形態。月,無情又深情地注視著世間千變萬化。
張若虛道: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明月等待的是何人?
不是何人,應是無人。
李白言: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所謂悠悠長河,所謂烽火江山,于月而言,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輪回,人間換了一趟又一趟,變的是人,不變的,也是“人”。
月是孤寂的,沒有眾星的璀璨,只有自身清冷的幾縷光輝。
無數個夜,它看見世間種種,也看見那些孤獨的人類,向它遙望。
應將其稱之為寂也。
無他,只能將這清輝灑落人間,盡管仍冷清,卻是聊勝于無,給紅塵中那些迷茫痛苦之人一絲安慰。
無月之夜,永長過有月之時。
應當珍之。
我向其舉杯而飲,對影成雙。
它贈我一身銀華,落地清歡。
“無人赴約,我卻記得每一雙帶著落寞孤寂的眼睛。”
原來,月圓月缺,便是它給予人間最溫柔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