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的十字架》是繼《嫌疑人X的獻身》之后的東野圭吾的第二本書,在讀到一半的時候,我在微博上發了如下文字
這個殺人兇手只要再監獄關多少多少年,就可以改邪歸正‘,把殺人兇手綁在這種虛無的十字架上,到底有什么意義?”——東野圭吾《虛無的十字架》。十字架應該指的是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象征救贖。而所謂虛無的十字架,應該是指所謂的廢除死刑,以無期徒刑等刑罰并不會讓兇手悔改,認識到錯誤。只是單純的認為這種制度會讓其進行自我救贖,然而實際上這確實沒有作用,無意義的。
但讀到花惠對中原所說的一段話“……即使這樣,仍然說他沒有付出任何代價,沒有做任何彌補嗎?有多少被關進監獄的人根本沒有反省,這種人背負的十字架或許很虛無,但我先生背負的十字架絕對不一樣。那是很沉重、很沉重,如山一般的十字架?!蔽矣X得所謂的十字架應該是一種苦難、責任、罪孽。很多人做錯了事,并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深刻的傷害和痛苦。有可能他們接受了形式上的懲罰,但實際上內心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去反省自己的行為,并沒有背負上自己的罪孽去救贖自己。
東野圭吾在這本書里可以說是對死刑是否具有實際意義進行了探討,對于受害者家屬來說,唯有對兇手判處死刑,以命抵命,才可以讓遺族得到一點安慰。然而,死刑又是否真的能夠讓兇手悔過?想到了復旦投毒案中,曾經對林森浩是否應該執行死刑社會上有過激烈的討論。我想,法律以及刑罰存在的意義,在于讓犯錯的人認識其錯誤,從而進行自我救贖,來彌補自己的過程。然而,是否能夠起到這種作用,值得深思。
表示對這個話題的探討,不是我現在的能力水平能夠去思考的,能夠想到考慮的事情太過淺顯,不在論述關于法律以及死刑這方面的問題了。回歸書本而言,這本書的在看到前半部分的時候,很難將整個故事串聯起來,覺得每一章,似乎都在講單獨的故事,只有看到后半部分,通過中原無意間整理因被害死亡的前妻小夜子的書稿中的些微線索將所有的看似未關聯的人物關聯了起來,才理清了脈絡。不得不說,東野圭吾的文字很樸實,但故事的思路卻很清晰??吹阶詈螅瑢φ麄€案子的事件才豁然開朗起來。
這是結尾:
讀書筆記第一篇,還真是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文章毫無邏輯感啊。
加個劇透,附上整理的本書人物脈絡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