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進化有一個過程。在人們剛出生的時候,大腦只有一個原始區,這時候人類所有的反應都是本能的反應。本能的反應有兩種,要么戰斗,要么逃跑,類似于原始社會動物們的反應。
當動物們遇到危險時,有兩種應激反應,打得過就跟對方撕咬,吃掉對方,打不過要么裝死,要么逃掉。
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也只有本能的反應,餓了,拉便便了,不舒服了就哭,吃飽了睡足了就玩,高興了就笑,不受任何事情的影響,只讓自己舒服就好。
本能反應不是嬰兒獨有的專利,成人在某些情況下也會出現本能的反應。比如,出現地震的時候,突然停電的瞬間,有的人會大腦一片空白,或者僵在原地不動,或者拔腿就跑,只有當過會兒稍微清醒的時候,才會想起合理的對策。
還有當成人工作了一天,甚至白天工作中遇到煩心的事情,傍晚回到家,這個時候被外界滿滿的信息過載著,孩子的一點小調皮,家人的稍微嘮叨,很容易激起他們的戰斗反應,對孩子吼叫,跟家人拌嘴。
這些都是人們本能反應在生活中的一些體現。為什么禍從口出,為什么沖動是魔鬼?在沒有意識干預的情況下,人們很多時候出現的行為都是本能的反應。
人之所以是高級動物,成為文明人,是因為人們有意識。在人們有意識之前,先有潛意識。
什么是潛意識了?在人們出生以后,通過口,手,眼,通過身體的四肢去感知這個世界,去聽,去看,去摸,去感受這個世界,通過學習去認識這個世界。知道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抱我親我的是好媽媽,打我罵我的是壞人;知道什么是喜歡的,什么是不喜歡的。他們通過定義聯系反應的方式對身邊的事情形成正面的或者負向的聯系和感受。
孩子為什么喜歡吃糖?他第一次吃糖的時候,嘴巴甜甜的,心情愉悅的,這種感覺被他體會到了,所以下一次再看到糖,甚至沒看到只是想到就會流口水。所以定義糖,他就會聯想到上次吃糖的情景,就產生了一種愉悅的感覺,在他心里糖就是一個美好的事物。
很多人害怕蛇,一提到蛇就會想起電視里出現的關于蛇的恐怖場景,好像那種場景就發生在自己身邊,渾身馬上就起了顫抖的感覺。對于蛇,他們產生的反應就是恐懼和緊張。
小朋友為什么會說謊?當犯錯誤的時候,他們害怕責備,擔心挨打,他們聯想到上一次說實話的時候被老師批評,被父母懲罰,為了逃避懲罰保護自己,不得不采取說謊的方式。說實話帶來的是害怕難受的感覺,于是犯錯的時候無意識地想找個理由為自己解脫。
有些成人長大后不愿意結婚,因為在結婚在他們心中留下的是負面的感覺。如果小的時候,父母們經常吵架,關系不好,甚至離婚,在孩子眼里,婚姻就是可怕的,婚姻帶來的是痛苦。長大后一提起結婚,就會無意識地害怕結婚和成立家庭。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早期生活中積累在潛意識的數據庫,成為現代的記憶區,成為生活的腳本,變成大腦原始的操作系統。
榮格說,日常生活中耳聞目睹的很多東西、很多內容很快會被我們忘卻,然而潛意識會注意到它們,并保存起來。這些閾下的感官知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