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九第一天上幼兒園(上周的時候每天上午去兩個小時,一共是去了四天。只有在第四天上午的時候,他要求姐姐在幼兒園里陪著他。姐姐走了以后他就哭了,中午我們接他的時候他也在哭,他應該是不想在幼兒園睡覺)今天我決定讓他在幼兒園呆一天。我送他的時候給他說了:“你在幼兒園吃飯,吃完飯睡覺,然后媽媽就來接你。”
下午他睡醒以后尿褲子了,然后老師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說了一下,我就讓孩子奶奶去給他送褲子。由于天氣原因就把他接回家了。走的時候他還表示不愿意回來,還想在幼兒園里玩一會兒。晚上我見到他的時候問他在幼兒園里好不好,他說好。他的表情也比較愉快沒有像姐姐那時候剛上幼兒園那幾天回來情緒很不好。我問他明天還去不去幼兒園,他告訴我說去上學。我這懸了一天的心終于放下了。兒子的適應能力比我預期的要好很多。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主要是一種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約翰·鮑比爾通過觀察把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反抗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活動,比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表現出悲傷的表情。緩解幼兒分離焦慮的方法1:可以先去熟悉一下幼兒園或者學校,讓孩子先去適應一兩天,由媽媽在那陪伴著孩子。2: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他的作息時間、吃飯、喝水,讓孩子從內心覺著我長大了我可以上學了,離開家自己也是可以的。3:幼兒園的環境優美一些,新穎一些,游戲活動和玩具吸引孩子,這樣孩子可以更快地喜歡上新的環境。4:把孩子的一些習慣和特點告訴老師,讓老師有針對性地來對待孩子。比如說我兒子第一天去了以后他不喝水,老師拿他的水杯子給他,他就會哭。然后我就告訴老師他在家喝水也不多,如果他渴了自己會拿杯子喝水的,不用勉強他。
孩子漸漸長大了,會一步一步離開我們。上幼兒園是孩子離開我們的第一步,愿你們每一步都踏實、堅定、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