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媽這個標題,小學老師要求我們寫過的作文題目。作文里,媽媽千篇一律的偉大,現實中,媽媽比作文里面寫得更偉大。
那時候的媽媽是強大的,她無所不知,她能不止能夠給我煮香香的飯菜,也會教我解開所有的習題。
那時候小學還在父輩的讀書時就存在的老學堂,同學們去上學都要進過我們家門口的巷子,媽媽就踩著單車批發了文具在家門口擺小檔口,因為比小店里便宜五分一毛錢的,同學們也喜歡來我們家買文具。
那時候村里的人也還種稻谷,到了夏秋收割之際,村民們會帶上干糧和水到田里收割糧食,媽媽會踩著單車去縣城批發一些蘋果。那些蘋果是一條長長的袋子裝著,我們一條一條賣,比別人家便宜幾毛錢,大伙也喜歡來我們家買,媽媽身材很嬌小,一次也不能夠拿太多,賣完了,別人找到媽媽,她又踏著單車去縣城批發幾條。那時候我是很幸福的,一天能夠吃5、6個蘋果呢。
小學二年級,村里的新學校建好了,大家上學近了,也不用經過我們家。媽媽也就不賣文具了。但是她還是很厲害,我不會做的題目她都懂呢。只是暑假作業沒有做完,被狠狠揍了一頓,真的是狠狠哦,但是我忘了,也是聽媽媽說的,她眼泛淚光,我知道她肯定很心疼。
再后來,爸爸不打工,還是想做點其它能掙錢的。就把媽媽叫出去一起到東莞養豬。我和弟弟就跟奶奶住,還有堂哥堂姐一大群。剛開始也會舍不得媽媽,但是后來晚上可以看電視了,媽媽不管我了,也很自由。
只是害怕每周爸爸媽媽打電話查崗,特別是期末了,如果考得不好就會挨得一陣罵。最開心的是寒暑假,就可以去東莞跟爸爸媽媽一起了。沒有作業,又可以見到爸爸媽媽。那時候不知道為什么覺得東莞我們住的那里是山上,可能是有個小階層。我就記得我第一天到跟媽媽說,我最喜歡這兒了,有山有水,像語文書上的故事描述的一樣,連洗碗都有一個小溝。其實那時候我并不知道,我們家在小溝洗碗,洗菜是因為沒有自來水,當然那時候水是很干凈的呢。
晚上爸爸騎著摩托車帶上我們一家,去一個叔叔的家里洗澡洗衣服。原來我們家喝的水也是爸爸從叔叔家拉的。每天就這樣,白天待在我們的小窩里邊跟弟弟玩耍,晚上我們就去叔叔家洗澡。媽媽說叔叔家住的是別墅,那時候我以為別墅是一棵樹,因為叔叔家門口有一排棕櫚樹。難道這就是“別樹”。
沒多久,因為拆遷,爸媽搬到深圳,把一家酒坊盤下來做米酒生意,把我和弟弟接到深圳上學。在深圳一家超市叫“寶地利”,上個月去深圳找工作的時候打算過去看一下,在百度街景地圖看了,還在那里,最后還是沒有過去。因為在這家超市我第一次吃吐司面包,媽媽會買一條長長的吐司面包給我和弟弟,我們就一片一片把邊沿和里面分開撕來吃。
上初中那年,從深圳回到老家后,媽媽就幾乎沒有去逛超市了。但是超市給我帶來了一種永恒的親切感。不開心的時候我很喜歡去逛超市,就算什么都不買,只是在貨架邊走走我就覺得很安心。上大學時,第一次談戀愛約會,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帶她逛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