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哭的時候便哭,想笑的時候便笑,不求深刻,我只求簡單。”
“我笑,便面如春花,定能感動人,任他是誰。”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說這些話的,是一個叫三毛的人,沒多大特別,不過一生都隨心而行,而已。
羅大佑有一首《追夢人》,唱的就是三毛。流暢漂亮的詞句、娓娓道來的音調、以及詞調揮灑時藏著的惋惜,每聽一遍,都讓我對三毛再感慨一次,關于一生,關于她與荷西的愛情。
三毛在二十四歲時,赴西班牙求學。在西班牙的馬德里,三毛遇到了荷西。漸漸的,荷西戀上三毛,后向她表白心意,可三毛婉拒。六年后,三毛再一次在馬德里遇見荷西,便信那是命運,于是決定同苦戀她六年的荷西結婚。
由于時間的跨度之長,拿現在的話即便說不上是閃婚,他們也至少是先結婚后相愛的。三毛與荷西的婚禮辦在沙漠里,荷西送給三毛的結婚禮物是一個駱駝頭骨。
“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發,讓他牽引你的夢,不知不覺這城市的歷史,已記取了你的笑容,紅紅心中藍藍的天,是個生命的開始。”
為了圓自己所謂前世的鄉愁,三毛去到撒哈拉大沙漠,荷西當然同她一起。在《撒哈拉的故事》一書中,三毛詳細的講述了在沙漠里與荷西“白手起家”的過程。三毛拿棺材板做靠背、用花布自己縫沙發、撿回廢棄的輪胎洗干凈放上墊子做凳子。一步一步地,他們把那間小屋子變成了沙漠里最美的房子。
三毛與荷西在一起的日子,甜蜜與瑣碎并存,感動與相愛愈深。荷西在新年鐘聲響起十二下后,會擁著三毛讓她許十二個愿望,三毛在心里默念“但愿人長久,但愿人長久,但愿人長久…”。當荷西想吃粉絲的時候,三毛這樣哄他“粉絲是初春的雨,還沒下下來,就被凍住了,山民收了來賣錢換米酒,所以很珍貴哦。”
“看我看一眼吧,莫讓紅顏守空枕,青春無悔不死,永遠的愛人。”
荷西是一個潛水員,他熱愛潛水這一危險的職業。也許是出于對荷西的愛、也許是三毛缺少安全感的天性,荷西潛水的時候,三毛幾乎都在身邊陪著,她曾叮囑荷西“我不在你身邊的時候,你千萬不要與永恒去拔河”。可荷西永遠離開三毛的這一天,雖蜿蜒了六年,也終于還是來了。
荷西是三毛這一生最重要的轉折點,不論是他的出現,還是他的離去。荷西不是三毛愛上的第一個男人,甚至不是最后一個。
但是,這段愛情應該是三毛最珍惜、最投入、也應該是身處其中時,三毛最像三毛的一段愛情。以至于荷西死后,世上也再無三毛。像《萬水千山走遍》,我總不忍看。一個人走世界,總帶點悲傷的底色,而我更怕看著看著,出現一句“可惜你沒在身邊”。
“讓流浪的足跡在荒漠里,寫下永久的回憶,飄來飄去的筆跡,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語。”
喜歡三毛,也許更喜歡的是她的文字,喜歡她字里行間那個美麗、細膩、充滿感動的世界。
其實,三毛的一生絕對稱不上順遂,甚至在某些人生的階段,可以稱之為慘。可是三毛似乎有種奇妙的能力,她能過濾掉生命中那些不好的、負面的東西。說她虛偽也罷,我總愿意相信,三毛那些溫暖的文字,是她對這個世界懷著永恒的善與愛意。
張愛玲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可讀三毛,她永遠只給我們看到美麗的袍子,而這樣很好,至少,對青春很好。
因為三毛,青春連回憶都變得很飽滿。很多時候,我覺得似乎在過去的某一時刻,去過她筆下那么多的地方。
因為三毛,以后再有相遇,我都會當做久別重逢,什么非我莫屬,不過得之我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