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彼時,我一個人,坐在出租屋的木桌前,對著電腦碼著字。窗外下著雨,淅淅瀝瀝的雨聲時常打亂我的思緒。
這座城市的春天好像來得有點遲。即使如今早已三月底了,但空氣中的寒風仍吹得路人瑟瑟發抖。羽絨服依然套在身上,冬天依舊沒有離開。
忽然覺得,這樣靜靜地一個人坐著碼字的時光很孤獨,孤獨到無所依靠,孤獨到茫然失措。
有時候總是在想,別人的大四要么是在忙忙碌碌的實習中,認識眾多新同事,結交更多新朋友,跟他們一起奮斗著。
而我,卻偏偏與眾不同,既沒有去工地實習,也未曾到處游蕩,只是一個人默默地寫著字,不斷表達著一些幼稚可笑的想法。
連自己都忘了從什么時候開始,喜歡上了一個人孤獨奮斗的感覺。總覺得一個人靜悄悄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這感覺很棒。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如果十年后的自己能坐著叮當貓的時光機穿梭到現在,來到我眼前,他看到十年前的自己一個人孤獨地對著電腦的畫面,是否會感謝曾經所付出的孤獨與奮斗呢?
我想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因為我一直相信著一句話,守得了寂寞的人,才能擁得住輝煌。
很多了不起人的成功,都不是在喧鬧的人群中完成的,而是在四下無人的空間中實現的。
02
一個人獨處的能力,決定了他成功的能力。
前兩天回了一趟學校,在趕往食堂吃飯的路上,途徑了從前上課的教學樓。一個人站在教學樓門前傻傻地發呆,腦子里突然想起一間教室的編號,五零四。
記憶瞬間被拉扯回從前的畫面。記得以前每次下課后,我總是最后一個離開教室的。我不急著回寢室打游戲,更不趕著參加各種活動,我一個人靜悄悄地留在空無一人的教室,等所有人都離開了以后,從書包里抽出一本尼采的書,享受著一個人的時光。
我一直在想,那段一個人孤獨閱讀的時光,是我大學最快樂的時光。我就像一塊海綿,不斷在知識的世界里汲取著營養,無人知曉,無人問津,只有自己切身地感受著。
很多人問我,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寫作的,我都會告訴他們從去年八月底開始寫的。
他們都會很詫異,覺得一個工科男,才寫作一年不到,怎么可能達到如今的成績。然后必定追問:在正式寫作之前,是不是以前寫日記好幾年了?
可惜,我的答案又讓他們失望了。在正式寫作之前,我從未有過用文字記錄生活的習慣,如果非要說有的話,那也只能歸結為朋友圈那寥寥數十個字的動態了。
其實,對于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在思考著,后來終于想出了一個合理的答案。我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掌握寫作這項技能,我想跟我大學前三年讀的書有密切的關系。
我常想,一定是當初那些一個人靜悄悄讀書的時光,使我在寫作這條路上獲得了常人所沒有的加速器。
大學四年,我一個人在空蕩的教室,在最角落的座位上,讀完了一本又一本的書籍,吸收了眾多從未發覺過的知識。
也許,正是那一個人讀書的日子,造就了如今持續寫作的我。
03
以前常聽人說,如果你愛一個人,就把孤獨送給他做為生日禮物,因為孤獨會使人得以成長。
前兩天在后臺收到一條讀者的消息,他說自己今年大二了,大一的時候整個寢室的學習氛圍保持得非常好,所有人都沒帶電腦到學校,每天課后都一起泡圖書館,或者出去兼職。
可是到了大二,室友都紛紛帶來了電腦,拉起了網線。他們不再像以前一樣了,他們開始一下課就奔回寢室玩游戲,他們逐漸掌握了大學考試的技巧,他們也幾乎不到圖書館看書了。
很多次他都想融入到其他人的生活中去,但他發現自己根本辦不到。于是,他只能一個人默默背起包,在所有人異樣的眼神中,一次又一次地踏進了圖書館的大門。他在那一個最熟悉的角落里,一遍又一遍地啃著專業書,忘我地享受著一個人奮斗的時光。
他告訴我,大二這段一個人在圖書館學習的日子,他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更懂得了許多道理。他不再如此在意別人的眼觀,不再如此害怕孤獨的感覺。
他說,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沒人能陪你到最后,除了你自己。人生很短也很長,一定要留一部分給自己,孤獨奮斗的日子才是自我成長最好的時期。
我看著他那一條條漫長的消息,不禁為之震撼,更替之感到欣慰。
我在想,等他畢業找工作了,一定會感謝那段孤獨奮斗的時光。
04
人生苦短,生命渺若沙塵。我很慶幸擁有那段孤獨奮斗的日子,因為那段時光讓我重新發現了自己。
每一個人都會感到孤獨,有人拿它來自暴自棄,但也有人拿它來自我成長。
當你在黑夜中獨自努力奮斗的時候,不要覺得孤獨,你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千千萬萬個陌生人跟你在一起奔跑著。等你跑出漫漫長夜,抬頭望見燦爛星空時,你便會知道獨自奔跑的意義。
那些曾經孤獨奮斗的時光,我想一定是你人生最寶貴的時光。也正因他們的存在,才使你不斷地自我成長。
大家好,我是小午,喜歡文章的趕緊幫我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