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總是要等到走完那段路,才會發現風景跟來時有些不同。
? ? ? ? 每一段旅程,都會收獲新的風景,而更多的似乎都在意料之外。或許在走這一段路之前,我們會想象過很多不同的結局,走過之后才發現結局似乎不那么重要。在旅程中遇到的那些人或事,似乎更能打動我們的心扉,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最開始見到這句話是一位即將奔向遠方的朋友給的留言。彼時正處于懵懂的年紀,并不是很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直到上完了高中,才深切地體會其中所包含的種種。我并沒有到達我當初想要的遠方,但在沿途中我遇到了很多最美的風景。有人曾說:走過平湖煙雨,歲月河山,只有那些歷經磨難,嘗遍百味的人才能活得更加生動和真實。當然,只有不忘初心的人才能更加坦然地面對未知的一切。如果失去了初心,也就失去了旅途的意義,沿途中縱使有再多美妙的風景也都會變得索然無味。
?
? 若是沒有不忘初心的毅力,又怎會有那被魯迅評價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呢?恐怕那史太公早已因受不了非人的折磨而決然離去了吧;汨羅江畔也不會有那絕世的一跳;人類世界的普羅米修斯也不會出現,或許直到今天我們還依靠著那微弱的燭光,感受著世界生命的跳動。
? ? 佛家有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啊,若是心中不涵養一汪寧靜的清泉,又怎么能洗滌那被瑣事而逐漸蒙塵的心靈呢?“勿忘初心”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可真正想要去做時卻難上加難。因為在前行的路上有太多的磨難和數不清的欄桿在等著我們。正所謂“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能否真正走出這個圈子,憑借的不是幸運,而是那一顆不忘記最初目的地的心。更多的人,在這些圈子里迷失了自己,找不到出去的方向,悔恨終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
? ? ?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讀到陶淵明先生的這兩句詩時,著實對其灑脫的而肅然起敬。面對污濁的世事,他并未選擇曲意逢迎,而且遵從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放棄所謂的官位,寄情與山水之中,尋得心中的那一方凈土。反觀當今社會,有多少人為了所謂的名利,而低眉頷首,他們早已失去了最初那顆質樸無華的心。
? 我曾遨游在浩如煙海的史書典籍中,縱觀華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們不難發現,那些能夠名垂千古并受人尊敬的,大都是那些能夠在困難面前堅守本心的人。像商周時期的伯夷叔齊,為了堅守心中的義寧肯餓死于首陽山而不肯食周粟;屈子為留一身清白而報石縱投汨羅江;那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千古名句至今還令人蕩氣回腸。
不忘初心是高潔人格的代名詞,是千百年來多少仁人志士都奉為神圣的詞匯。所以,不論未來身處何方,遇見怎樣的人或事,都一定不要忘記自己的那份初心。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旅途才會多一絲感動,少一絲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