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周知,世界上的人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即:好人與壞人。
盡管有人認為還有第三種,也就是不好不壞之人,但是,在現實當中,我們評價一個人,很少用“不好不壞”這樣的詞語。
因此,在許多人的認知里,一個人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壞人,很少有那種既好又壞之人,更不會既不好又不壞之人,當然,就算是有,也只能說是個人的觀點與認知,不能代表大眾的判斷。
那么,怎么樣的人可以算是好人呢?其實一個人是否是好人很容易講清楚,所謂好人,說到底,就是與人為善的人,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常常與人為善,喜歡幫助他人,那么,我們就可以將他或她稱之為好人。
甚至可以說,有些人本來就是壞人,但是偽裝或扮演好人多了,真的就以為自己就是好人,而這樣的人,往往才是最可怕的壞人。
“真正可怕的壞人還不是那些知道自己壞的人,而是那些不知道自己壞反而認為自己很正確很好的人”
“那些知道自己壞的壞人的心里還存在著良知,所以還知道自己的壞,而那些不知道自己壞的壞人,心里只有自以為是,他永遠都以為自己是正確的,他永遠都認為別人欠他的,他永遠都在恨別人、罵別人”
因此,真正可怕的壞人,往往都會誤以為自己不是壞人,不但不壞,而且還堅信自己是一個好人,或者說,自己所做之事,都是理所當然,甚至是做好事。
但是,如果一個人做了壞事,卻反而認為自己是做好事,那么,就很難改正過來。
我們知道,一個人如果知道自己是在做壞事,那么,往往都會有一定的顧慮,至少有所保留。
但是,若是不知道自己是在做壞事,或者反而認為自己是在做好事,那么,其結果可想而知。
從另外方面說,這種能夠連自己都騙的人,要么極好,要么極壞,一旦變壞,就會比普通的“壞”還要“壞”許多倍。
因此,這樣的人,往往會走極端,壞得更徹底,于是變成最成可怕的壞人。
或許正是有鑒于此,莫言老師才講最可怕的壞人,其實是“那些不知道自己壞反而認為自己很正確很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