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我覺得,收入高了就有自信,收入低就會感覺到自卑。
是不是真的收入高了,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有底氣呢!
其實并不是那么回事,因為收入的高低,沒有絕對之分,只有相對之分。
當(dāng)你在自己一個圈子里的時候,你的收入達到了這個圈子的頂端,你會覺得自信油然而生,底氣很足。
可當(dāng)你的眼界打開了,你跨入另外一個圈子之后,你竟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收入是這個圈子里面最低的,你又開始自卑了。
不斷的循環(huán),不斷的自卑與自信之間進行切換。
那么,我想問,這是真正的自信與自卑嗎?只能說是一種隨著環(huán)境而變化的心態(tài)。
那么我們的自信來源于何方呢?自信的根本又是什么呢!
法國心理學(xué)家希恩.德瑪曾經(jīng)說過一句這樣的話:我們的自信,來源于我們內(nèi)心深處未來的那個自己。
真正的自信,不是收入的高低來決定的,因為我前面講過,收入就是一個相對的值,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如果以收入來論定你的自信與自卑與否,那么就沒有自信之人。自信之人就是一個有夢想,有追求,在心中有一個未來自己的輪廓。
希恩.德瑪在《氣場修習(xí)術(shù)》一書中曾經(jīng)寫過一句這樣的話,如果說自信和成功基于過去,那么社會上就不會有白手起家的人。
新東方的俞敏洪現(xiàn)在很紅!他的成功故事激勵了無數(shù)的追求夢想與成功人。他曾經(jīng)在一次演講中講述了自己童年自卑的經(jīng)歷。
最后他總結(jié)時說過這樣一句話:“從自卑走向自信的人,是真正的自信。從一開始就盲目自信的人,其實沒有自信。”
因此,我們不必害怕自卑,更不要害怕講出我們的自卑。自卑并不是可恥的,不敢面對自卑才是可恥的。
想象一個畫面,窮人的孩子大學(xué)畢業(yè)后,選擇了銷售行業(yè),甚至是大學(xué)時期就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他們在開始是沒有好的條件的,穿的也不好,住的也是廉租房,讓他們?nèi)フ勁械臅r候會穿起那套收藏在衣柜里的西裝。
那么他們與公司老板談判,與天使投資要資金的時候,難道他們自卑嗎?不會的,這種自信來源于內(nèi)心深處未來的自己。
今天的你不代表以后的你,今天的努力是為以后打下的基礎(chǔ),你相信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將超越你的談判方。
自信是好事,但是也有一點,不能夠自信爆棚了,過了這個臨界點,則會走上另外一個極端。過分的自信是自毀的開始。
對于創(chuàng)業(yè)的人來說,你更加需要自信,因為你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都在向談判方展示對你的信任,用時間來歷練自己,用經(jīng)歷來塑造自己,你的每一次進步,都是為了蛻變成更好的自己。沒有傷害就沒有蛻變,方法都是用失敗的例子喂出來的。
真正的自信并非空洞無物的浮夸,而是一種“自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的一種氣場,或者是眼神、或者是語調(diào)、或者是肢體動作。這種無言的氣場能夠感染到他人,哪怕是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