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天還沒亮,我就自然醒了。我想,大概是因為昨晚讀了紀念鄒碧華法官的文章。兩年了,鄒碧華法官逝世;我從瞎忙到有想法,再到實踐、遇挫、堅持……昨晚發了條朋友圈:第一次讀紀念文章讀哭了。不只是感動,更多的是因為不矯情。
莫名想起T師姐,她說,它只是一條項鏈。
1 項鏈
那是我們在城際高鐵上,師姐說的一句話。2016年10月份,連上了七天班后的周六晚上,為了采訪師姐,我從北京隨師姐入住天津,我們聊了一路,一晚上,半個白天。
我們聊到前男友。你看,這是前男友送我的,這是我們一起跨年的地方,這是他……無數的事物,不斷被回憶染了色。師姐講了個故事,有一天搬家,發現了一條項鏈,她說:“這是他送我的第一條項鏈,這里缺了一個角,那天……” 媽媽對她說:“它就是一條項鏈,它的功能就是給人戴的。” 霎那間,師姐釋然了。聽到這里,我也釋然了。它只是一條項鏈而已。師姐接著說,自己以前太矯情了,生活里的困難比這多多啦,哪有那么多時間用來矯情呀。
2 酒店
師姐法學博士畢業后,去了老公家鄉的一所大學里教書。這次回來是參加天津的口琴論壇。
凌晨入住師姐的酒店。師姐此前對我說,舉辦方對她太好了,給她一個超大的單間,我們兩個住完全足夠了。
到了才發現,原來是快捷酒店,房間挨著馬路,格局不規整,一張雙人床占據了整個空間,貼在墻壁上的狹長小桌子擺滿了師姐沒來得及收拾的旅行用品。一邊是師姐開心展示“豪華”單間,一邊是我內心跌宕起伏。師姐經歷了什么,可以如此喜悅平和地珍惜眼前一切?還是師姐一直如此謙卑,只是我不了解?
3 午飯
舉辦方給每人200元的自助飯卡,我和師姐轉了一圈,點了兩個石鍋拌飯,總共20多元。終于找到座位,塞下我的身軀,難道是畢業以后變胖了,為什么以前沒覺得食堂太擁擠呢?我正琢磨著吃幾口拌飯,再吃點兒煎餅果子呢,師姐說,“這個拌飯真好吃啊,好想打包帶回家呀,這是我一個星期的飯量呢。”
“什么?一個星期的飯量?”
“是啊,那邊的飲食不習慣,油多沒味兒,自己也沒時間做飯,每天就吃這么一小層。” 師姐用勺在拌飯最上面劃了個圈。我瞠目結舌,說不出話來。
“那怎么受得了?”難怪師姐瘦成了一道閃電。
師姐調侃道,減肥還是要先節食啊。
師姐才不是為了減肥呢。而是她的“五座大山”——工作、老公、家務、孩子、樂隊。小地方的大學,給新老師排滿了課,還要搞科研、發文章;老公在創業,尚未盈利,大部分時間不在家;兩個孩子,最大的才兩歲多;要攢錢給公婆買套小房子……很多我沒法想象的壓力,師姐是怎樣扛在肩上,還能步態輕盈的?
師姐說,確實壓力山大,現在想開了,先抓工作,其他的能放就放。師姐現在給自己挑選護膚化妝品,善待自己的身體,讓自己的狀態好起來。師姐指著身上的長裙,某寶才幾十塊錢哦。師姐穿出了一千塊錢的味道。
4 合影
會場休息時間,一位老爺爺蹣跚著走過來,“TT啊,我一直找你呢。待會兒啊,你帶我再練練那支曲子哈,咱倆合作一曲。你去哪里練琴呀?” 論壇安排了晚上口琴演出,師姐要演奏的曲子還沒有排練。
我想早點回北京,師姐送我出校門。一路上,遇到口琴論壇上的老藝術家們,都過來拉著師姐要合影。“啊,你就是TT吧?你是大學老師啊?好年輕啊!比我女兒還小呢。” “我看過你的演奏視頻,真棒啊!”“我要和TT合影。”“來來來,一起合影。” 對音樂的熱愛,對師姐的喜愛,這群“老頭兒老太太”真可愛啊,雖然師姐并不認識他們。
我這個出校門的行為,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才終于到了門口,安安靜靜地和師姐合了張影。
在車站等車,天津的路人聊著天。我望著有點兒發黃的天空,突然喜歡起天津口音來。
第一次認識師姐,是在北大東門,小昱兒帶我去清華學口琴。師姐是口琴老師。個子不高,紅色連衣裙,暗紅框眼鏡,眼睛小小的,亮亮的。小自行車馱著厚厚一包資料,她自己編的復音口琴教材。到了清華,同學都搶著幫師姐搬教材,原來師姐已經懷孕了。畢業季找工作,口琴沒有堅持學下去。再次見到師姐時,我已經畢業,在她家學習合唱,老師是她老公。她一邊帶孩子,偶爾過來參加合唱排練。
這次訪談,我才知道,那個時候的她,一邊準備博士畢業論文,一邊帶口琴樂隊,帶著大寶,懷上了二寶,還要找工作……我不想告訴你,師姐本碩博都是全國Top5的學校;也不想告訴你,師姐這幾年里掌握了幾國語言,發了多少文章,成立了幾個樂隊,寫了多少曲子,開了多少期免費口琴班,參加了多少次口琴表演,寫了多少萬字的回憶錄……我只想和你分享,一個小小的人兒,怎樣度過那些日子,怎樣面對她的“五座大山”,怎樣渴望更美好的未來,怎樣對待眼前一個小小的房間。她說,其實她很脆弱。
今天周日,北京的天灰蒙蒙的。早上只吃了一個小蘋果,中午果然吃得比以前少了。不過,下午又吃了一個紅豆餅,脆脆的皮兒,純正的紅豆餡兒。不知道遠方的師姐,今天吃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