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做事的方向,也就是做正確的事,確定方向和目標是一個人生命管理的第一要務。
這也是德魯克所說的目標管理,一切無所事事或者浪費時間或者應急處理都出在一個問題,即目標偏離或目標不明。
面對任務時,我們首先要確定的是一個明確而清晰的目標。你應該牢牢抓住目標,把目標擺在面前,并讓目標視覺化、明確化。
為了達成目標,我們會做很多事,遇到不確定的困難。當我們陷入救急的泥沼而不可自拔時,目標就會偏離和迷失。
這叫目標的耗散。一旦遭遇目標耗散,你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把已有的資源消耗掉,而不是為了達成目標。
工作就是一系列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在突破一個一個困難的地方提升認知。當應對挑戰成為常態,我們每次提供的不應是一個點對點的單一解決途徑,而是一整套解決方案。
許多時候,應急會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常態。應急的別名,也叫救火,即立即解決迫在眉睫的危機和困難。應急考驗的是一種處理當下難題的能力。
如果我們簡單地陷入應急和救火的情勢之中,按下葫蘆浮起瓢,疲于奔命,我們就會出現應急綜合癥,這便會導致目標的耗散。
救急,是由意外和不確定引發的。一旦我們在應急的時候喪失目標感,我們就會陷入一種浮皮潦草甚至茍且將就的狀態。這種狀態必將導致我們與當初所設定的目標偏離得越來越遠。
救急可以說是解決眼下目標或者是說過渡目標。當我們在全力以赴的時候,一定要明白這只是當下,而不是我的最終目標。
如果我們對當下的挑戰不能妥善處理,必將影響最后目標的達成。這并不是說,一旦糾纏在當下目標的應急解決之中的時候,我們就喪失了對未來目標的把握。
究竟之道,是我們最初應該明確一個大的目標,并在這個目標執行過程中設定出階段目標和過渡目標。
一開始就鎖定目標,無論發生怎樣多的應急,都始終能夠抽身出來,觀照當下情勢,把我全局。應急只是手段,而最終的目的是抵達我最初所設定的目標。
咬定終極目標的能力,是一種巨大的使命。最初所確定的終極目標就是初心。所謂初心,就是最初的發心,是發一個大愿。
在認真評估當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的時候,始終看到那個被我確定的目標。目標點越明確越可視化,就越能使你的愿景真正轉化成一種強大的驅動力,而不會在執行中喪失目標。
保持初心,同時也要有一種抽身出來觀照當下的出離心。無論是初心還是出離心,就是真正的鎖定目標,矢志不渝。
救火和應急心態會使人陷入一種巨大的災難。一旦你無法頂住當前壓力,就會陷入到一個個煩雜瑣碎而又細枝末節之中,你的目標就會被耗散。
一旦你從一個應急轉入到另一個救火,為了能夠更好地處理當下的危機,你就會提前透支未來的資源,這包括時間、金錢與專注力。
透支未來是由你在目標不明確的情況下產生的稀缺心態引發的。同時,稀缺又導致你被鎖在牢籠之中無法掙脫,最終將讓你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做重要的事,而且始終堅持只做重要的事,這是一個簡單而明確的規則,必將讓你獲得最終的成功,因為,當你把戰略資源投入到關鍵點上的時候,你也把那種不太重要的周邊小目標全部忽略掉。
戰略不僅是在關鍵點上投入戰略資源,更重要的是能夠那些旁枝末節和庸常瑣碎。
所以,在幼年時代就要有意識養成一種習慣,堅持要事優先,永遠只做重要的事。事實上人生重要的事情超不過三件。
一切使命都是目標管理,你每一次思考問題都從目標出發。正如獵豹CEO傅盛所說的戰略三段論,即明確目標、梳理路徑和配置資源。這個路徑的三部曲順序,始終是目標—路徑—資源的順序,而不能逆轉。
但更多的時候,我們聽到的往往都是,“如果你給我……我就可以做……”這就是一種非目標性的管理方法。
這種思維是典型的窮人心態和稀缺心態。超越稀缺和窮人心態,關鍵要有一種出離心,能夠從熱鬧場中抽身出來。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疲于奔命的稀缺狀態里面脫身,而走向一種自我管理。
這種有效的自我管理,我們把它稱為超越。超越自我的偏狹,就是一種幸福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