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過了很平淡的一天。昨天過了很平淡的一天。今天過了很平淡的一天。
然而我不知道寫什么。我覺得我可能交不了作業了。
果然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在探討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植根于人性的深層原因之前,我要對自己作一番審視和批判。
參加寫作班之前我是糾結了一番的,我擔心由于時差、網絡、行程等原因,沒有條件去寫作和交作業。可是我又很想參加這一期寫作班(理由見前文《對寫作對告白》),最后祭出天秤座做決定的法寶:抽簽。第一次:YES(懶惰的我大叫:不會吧,再來一次!)第二次:NO(懶惰的我松了一口氣,上進的我決定這次不算,再抽第三次)第三次:YES(懶惰的我有些懵懂:啊?已經三次了,兩次YES,真的要參加嗎?可是……上進的我打斷懶惰的我,決定抽五次定終身。這可真的是史無前例啊,以前我都是抽一次決定的!)第四次:YES(懶惰的我覺得有些不妙,按說已經三次YES,已經可以決定了,可是還是不甘心要抽第五次)第五次:YES(懶惰的我認命了,上進的我也不會覺得痛苦不覺得累了,因為不需要和懶惰的我打架了)
于是就這么參加第三期的寫作班。為了按時交作業,為了消除時差的影響,我提前兩天,花了大半天好幾個小時憋出第一篇《我為什么喜歡看書》,這個憋的過程,真的好像便秘!懶惰的我無數次想放棄,但是上進的我一直理智地告訴自己,趁現在有時間,趕緊寫,不然去了美國,一下子少了十五小時,網絡又不一定弄得清楚,必須把字碼好放在那邊。我數了一下,iPad備忘錄一行的字數大約是35個字,500字大約要寫15行。于是我打幾個字數一下,打幾個字數一下,就跟做翻譯的時候一樣。因為有些時候必須數一下錢才能熬得下去,難道不是嘛!
終于寫好之后,我一直看時間,算時間,因為,不能提前交啊!美國西部時間是比北京時間滯后15個小時。我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北京時間的4月1日零點,通過千辛萬苦連上的Wi-Fi,拍照上傳,驕傲地宣稱我是第一個交作業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