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路慢走,厚愛細說。
——江晚舟
這是江晚舟的第91篇原創文章
1
三天前,我失眠了。
別人失眠,一般都因為想得太多,而我是因為一個背影。
這事要從我下班之后回到家開始說起。
那天,我本來在做晚飯,隔壁突然響起摔東西的聲音,本以為是小兩口吵架,生完氣也就算了,沒想到好幾個小時還不消停,其中還間雜了孩子的哭聲喊聲,一直持續晚上11點。
“你們別這樣打孩子,早點休息吧!”住在另一邊的劉阿姨聽不下去了,跑去敲那家的門說道。
我聽了,也連忙開門去跟著勸。
一個男人開了門,罵罵咧咧的說:
“我自己的孩子,我自己調教,又不會把他打死,管你們什么事?”
透過門縫,我看到一個跪在地上發抖的孩子,慘白的小臉上毫無表情,眼神渙散。
我和劉阿姨提出要去物業舉報,那個男人才不情不愿的收了聲,一晚上再沒動靜。
可那個發抖孩子的臉,卻刺得我喘不過氣。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有一生都化不開的血緣關系,可這世上,總還有那么些控制不住自己情緒,愛把脾氣撒在孩子身上的父母。
這樣的父母,總以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即便是兇了罵了,自己消了氣就行,第二天,孩子還是可以正常上學,正常生活,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對勁。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2
還記得武俠片里受傷的人,都會說:不要緊,皮外傷。
看得見的傷口,可以止血,上藥,包扎;但真正的傷害,總是看不見的。
正因為看不見,于是治療和下藥,根本無從談起。
還記得之前我看過一檔節目,叫做《旋風孝子》,陳喬恩母女就是參演嘉賓之一。
同期參加這檔秀的,要不然是父子,要不然是母子,要不然是父女,唯有陳喬恩和媽媽是母女身份。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母女關系應該更加親密,可是她們倆的關系卻是里面最疏離的。
在沙發上不說話,在車里不說話,甚至在陳喬恩被單獨采訪聊到母親的時候,還下意識的看了回頭,生怕母親在身后。
兒時的打罵,居然影響了一個人二十幾年!
在那段難熬的時光,陳喬恩慢慢學會,在爸媽打罵完她的時候,與書籍做朋友,在節目中,她也仍是習慣性手不釋卷。
可即使是這樣,母親的暴脾氣對于陳喬恩的影響也還是很巨大,她曾坦言,自己20歲前,從來不敢親近母親,甚至沒有過拉過她的手。
除了像陳喬恩那樣喪失親密關系的能力,還有很多孩子,甚至因為父母的暴脾氣,走上了犯罪的道理。
幾年前,沈陽一所少管所,對所有孩子做了調查,想看看讓這些孩子走上歧路的原因是到底什么?
一開始,所有人都認為,肯定是交友不慎,或是抵抗誘惑能力太差之類的原因,可是最后的答案,卻讓每一個人沉默了。
這些孩子中,童年遭受過父母的精神虐待的比例,超過50%。
“我12歲的時候爸媽就離婚了,我媽從來沒夸過我,每天罵我吼我,說我是豬腦子,廢物。”一個16歲的少年說。
那些讓孩子走上歪路的推手,大多不是來自外部的惡意,而是來自父母的內部傷害。
為了出氣,對孩子無來由的打罵;為了泄憤,對孩子脫口而出的人格侮辱,就像一顆緩慢生效,效力強勁的毒藥。
不管是十幾年,二十幾年,只要一旦溶于血液,侵入心靈,對于看不見摸不著的傷口,治療,根本無從談起。
3
中國有一句古話: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可惜,這句話在大多數情況下,卻總是被當做不稱職父母的擋箭牌。
閨蜜表妹蜜蜜,好不容易挨到大學畢業,坦白了戀情。
對象叫做冰彬,是一個挺俊俏的小伙子,她爸媽見了照片,印象不錯,暗地里問小伙子的情況,蜜蜜紅著臉說他是外地人,沒想到爸媽的臉刷一下就冷了,接著劈頭蓋臉一通數落,要他們分手。
蜜蜜沒辦法,只好跟男朋友轉為地下戀,后來被發現,蜜蜜媽氣的拽著她頭發,天天罵她是“婊子,蕩婦”。
蜜蜜的脾氣,也因這些壓力而變得越來越差,天天跟男友吵架,最后男友跟她分了手。
后來,蜜蜜媽的朋友問起這事,她對自己能夠控制女兒得意洋洋,絲毫不在乎蜜蜜的越來越 偏激的變化。
“蜜蜜從那以后,就像變了一個人,本來挺好挺溫柔一女孩子,結果現在天天跟吃了火藥一樣,巴不得跟所有人都吵上一架才舒心。”閨蜜曾跟我抱怨道。
這件事,讓我想起一個心理學概念:踢貓效應。
研究表明,很多人會對于比自己弱的人發泄不滿,這樣的行為逐級傳播,直到發泄到最弱小的那一個。
也就是說:情緒化的父母,很容易讓孩子也染上愛發脾氣的惡習。
王小波曾說過:
人一切的痛苦,通常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而在情緒化父母的眼中,子女就是他們的個人所有物,誰也不會對于物品有什么憐憫,打打罵罵,完全不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呢要是沒有照他們要求的樣子活著,這些父母心里會涌出憤怒的火焰,把違背他們意志的人燒傷。
最后,這些被情緒操控的父母,在人生的路上,只會和子女越走越遠。
4
如何正確的跟孩子相處,這可以說是所有父母都面臨的問題。
在這一點上,法國作家拉封丹的一則寓言,給了我很多啟示。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
北風先刮來一股凜冽的寒風,想通過更大的風把人的衣服吹掉,結果行人為了抵御北風的侵襲,把大衣裹得比以前更緊了。
稍后,南風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似乎感覺到了春意,開始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最終南風獲得了勝利。
那些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父母,就像刺骨的北風。
總是以自己的感覺為先,想著用更高的音量,更兇的態度來威懾孩子,讓孩子屈從,但卻總是換來孩子的疏遠和麻木。
時間久了,孩子也會有樣學樣,變得自私冷酷。
而那些懂得克制自己情緒的父母,則像南風。
總能毫不費力的貼近孩子的心,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日復一日,孩子則會繼承父母的理性和冷靜,變得善解人意。
愿所有父母都能成為溫柔的南風,活成親子關系中,最成熟的樣子。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END-
?
舟舟小劇場??
小新:舟舟老師,為什么你對小楚那么好,我生氣了。
我:啥?
小新: 你晚上跟小楚打電話,都不跟我打,就算現在你給我發紅包,買好吃的,我都不會原諒你的。
我:好好好好好,不買不買,別生氣了。
小新:...
作者:江晚舟,隨書家的“舟舟老師“,會說東北話的南方姑娘,時而溫暖,時而犀利,用文字切開生活兩面。
往期精彩內容
最好的喜歡,是你的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