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國的七周(自己多玩耍了一周),有過很多人問我,你為什么選擇做志愿者而不是旅游?我的回答一直是:“我想要的是深入當地人的生活,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而不是只走馬觀花般地游覽”。七周不短,足以讓“薩瓦迪卡”深入我心,再不能忘記,七周不長,不足以讓我體會這個國家的種種,這七周里發生了無數讓我一生都無法忘懷的故事。
我在泰國參加的是教育類項目,為期六周,學校在泰國華欣的市中心。因一些特殊原因,本來應該教英文的我被分配去了教中文。學校在著名的旅游城市華欣,注定了我的旅程和很多學校在鄉下的朋友們有很多的不同。
我的學校名字叫Huahinwattayakhom School,是一所辦學規模較小的中學,有初中和高中,大概400多個學生,全校只有一個中文老師,是泰國人,因太久沒遇到中國人,中文疏于使用,退化很嚴重,很多時候我跟她聊天,都覺得她聽不太懂。因為只有一個中文老師,但中文又是學生的必修課,所以中文老師的課表滿得可怕,而我的工作就是分擔她的工作,上中文課,因中文大賽臨近,還要幫她輔導參加中文大賽的學生。每天大概5節課或者6節課,多數時候,我們兩個一起上,我負責寫中文字,教學生讀,她負責翻譯意思。學生中文跟英文水平都較差,所以偶爾她出去開會,我就要一個人努力用蹩腳的泰語以及學生能懂的英語來教中文。總而言之就是每天掙扎在中文,英語,泰語三種語言中。
被分配到同一所學校的除了我,還有來自美國的妹子Fatuma,后來我們成了睡在同一個房間的室友,每天起來的第一句話成了“Good morning,how is your sleeping”。每到周末我們就計劃要去哪里玩,雖然常去的還是華欣海灘以及商場,在華欣海灘租個沙灘椅,一呆就是一下午。偶爾所有中國志愿者齊聚華欣,我們就集體去比較有名的地方,如圣托里尼公園和瑞士綿陽農場,也會一群人去華欣最大的商場bluport逛街逛到幾乎破產,把華欣最著名的夜市Cicada逛了一次又一次,忘不了椰子冰的甜。最后一周,坐著很便宜的綠皮火車,車上風扇呼哧呼哧,送我們去到了著名的景點拷汪宮。安靜的山里只有我們幾個游客,漫山的猴子占地為王,偶爾與我們眼神相交,像是默許了我們去到它的領地。山上精美的建筑,寧靜而涼爽的氛圍讓人有了想安營扎寨成為猴子一員的沖動。
這七周里發生的故事太多太多,天天說“老師,可愛”的學生,天天請我們吃飯的訓導主任與校長,開著摩托車帶我去吃各種泰式傳統飲食和去各個著名景點的英語老師,去中文夏令營時遇到的一群漢辦派來泰國教中文的中國老師,帶我們逛夜市的中文老師,那些個我與室友聊天到深夜的夜晚,那個與電影里一樣夢幻的泰國學校校運會。
你好與薩瓦迪卡的碰撞中,很榮幸,我身處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