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飛狐
我真想告訴世界我很幸福
――朱奇輝
我靜靜地聆聽時間齒輪契合的聲音,感受時間在我身邊恣意的流淌,和隨之沉淀的歲月中不變的溫情。
幕一
窗外,黃昏的燈光被我折進書頁里。奮筆疾書間,不經意地抬頭一看,卻看見母親站在門外,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粥,默默地看著我,嘴角藏不住幸福。
“媽。”我輕輕地叫了一聲,她端著粥進來,笑著說:“累了吧,吃碗粥再寫。”
不停翻攪的勺子將粥那甘甜的氣息送進鼻孔,一縷縷熱氣,攜著愛意游絲般地彌漫開來。這是一碗素白的粥,晶瑩剔透的米粒,在青白色的湯里徜徉。母親每天都會為我做一碗粥,每碗都是素雅潔凈的,就如她對我的愛一樣純潔得不摻任何雜質。
“快喝吧,粥要涼了。”她輕聲督促著,我輕輕地喝了一口,滿嘴都是愛的味道。
幕二
我和他是在一個秋風四起的季節里認識的。
我們都喜歡聽筆尖磨觸紙面的聲音,喜歡用筆來表達自己的情意。我們同時又都有易安居士的憂傷,都喜歡秋天里那火一樣的顏色。
再也無法忘記他省錢為我買詩集的狼狽。天上的雨下個不停,當他滿身雨水、泥水地出現在我面前,我想笑,鼻子卻發酸。我接過《泰戈爾詩集》,覺得它有千斤重。
有你陪伴的路,我不孤單。
幕三
我在燦爛的夕陽下向家的方向挪移。夕陽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路上的樹似乎也為我黯然神傷。坐到案前,我拿出滿是紅叉的卷子,看著“不經過風雨,怎能見彩虹?”的批語,我又振作了精神,重拾了信心。
陽光下,我回頭凝望,雖然我走過的路并不平坦,卻因為有你們的溫情和陪伴,我的世界才如此明亮。你們的溫情,我將永記于心。
我真想品嘗幸福的滋味
――胡清
幸福是什么?對于許多人來說,可能就是衣食無憂吧,而對我來說,幸福是和爸爸媽媽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小時候,因為家里經濟不寬裕的緣故,爸爸媽媽就去很遠的城市打工了。長大后,家里的條件好些了,不需要兩個人去打工了,可他們似乎習慣了這種忙碌,所以以為我也習慣了這種孤獨,以至于他們依然要去外面打工,只有過年時才回來。
我確定,我是孤獨的。小時候因為年紀小,不懂這種感覺,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逐漸懂了。
上小學時,有一年,我們全校開家長會,我們班里幾乎所有人都是爸爸或媽媽到場,而我不是,我是由外婆到場的。終于,冗長的家長會開完,我們也相繼離開。突然,我們班的調皮鬼跑來對我說:“哎,你的爸爸媽媽呢?”當時,我年紀還小,只得老老實實地回答他:“在外面打工。”“哦?是嗎?他們會不會是不要你了呀?你長得這么丑。”瞬間,我感覺自己心中的一根弦斷了,剛想反駁他時,外婆出現了,對他說:“你瞎說什么呢?小孩子不學好,凈瞎講些什么胡話?”回頭又把淚流滿面的我抱入懷中,而那次,也是我哭得最兇的時候。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長大了,春節也到了,媽媽要回來了。我一大早就穿著新衣服,和表妹迎接媽媽回來。等了整整一個早上后,媽媽才出現在我面前。我沒有像妹妹一樣飛奔過去,只是愣愣地站在那兒。終于,媽媽走到我身邊,我按捺住心中的激動說:“媽媽,爸爸呢?”“他還有工作,沒回來。”“哦。”意料之中的答案,卻又忍不住失望。中午飯時,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外婆和媽媽聊道:“胡清明年上初三了,你不陪讀?”媽媽笑著說:“她不挺乖的嘛,等上了高中再陪讀。”我聽了這話,又難過又激動。媽媽,你怎么不知道呢?我最想要的還是你的陪伴呀!
我是多么地想要品嘗幸福的滋味呀!
我真想對母親說聲謝謝
――王家惠
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去尋找那藏在心中的彩虹,去發現那如彩虹般綻放在我心間偉大的母愛。
記憶定格在那次去海邊游玩的時光。淅淅瀝瀝的小雨過后,天邊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彩虹。我連忙喊母親出來拍照。鏡頭中的母親,沐浴在陽光下,體態輕盈宛如少女,長發飄飄,有一種御姐范。可那張泛黃的臉龐卻不如以前那樣飽滿、紅潤、白皙了。歲月像一把鋒利的刀把一道一道的皺紋刻在母親的臉上,更刻在了我的心里。我的眼角突然不爭氣地流下幾滴淚。我趕緊轉過身去拭掉,不讓母親看到。再轉回來又面帶笑容看向她。
回到旅館,我看見母親在沙發上睡著了,手里拿著一本書。多少個夜晚,母親為了陪伴我睡在沙發上。到了初三,我的學習壓力變大了,每天晚上,都要學習到十二點左右,母親每天都會在客廳里坐著陪我。每次看到客廳的燈亮著,我心底的孤獨感就會消失。
從那以后,我便立下“我若為獸,四海俯首;我若為魚,必為巨鯤;我若為王,凌駕遼原”的誓言。
母親,每次看到您為我奔波操勞時,我的心里都在默默地感謝您,我會努力學習,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也不辜負您為我所做的一切。
母親,謝謝您,在我孤單時陪著我,在我心灰意冷時安慰我,在我驕傲時提醒我。
母親,你那迷人的樣子鐫刻在我的心頭,您為我所做的事,我都一件一件粘貼在我的腦海中,您那猶如彩虹般偉大的母愛永遠綻放在我心間!
謝謝您,母親!
我真想走向詩意的遠方
――汪仲林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是高曉松說的。我的生活不算有多么茍且,但也確實平淡無奇了。我是多么向往那充滿詩意的遠方啊!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田園生活確乎離我不遠,但此刻的我又怎能有那份淺吟低唱的心境呢?“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也不是說有就有的,不通過努力,也只是空想。烏托邦的生活固然是充滿詩意的遠方,但對于未經過象牙塔做困獸之斗的我而言無疑是虛妄的想象。所以,遠方固然美好,卻也是必須靠我一步一步走出來。
如今,網絡上充斥著大量的心靈雞湯,是來勉勵那個躺在床上看電視、刷朋友圈的你的。我也常常被一篇篇勵志文字所打動。比如讀到馬云說的“當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險,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過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著QQ,刷著微博,逛著淘寶,玩著網游,干著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這句話的當時,我心頭一震,急忙放下手機,打開書讀起來。但沒過幾分鐘,一個提示音,我又拿起了手機查看,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幾個小時。手邊的書卻不知扔向哪里了。
我對生活的理解,就是懷著最大的善意,在荊棘中穿行,走向彼岸。彼岸的遠方似乎很遙遠,在一望無際的荊棘中只能望到些許光影,但我一定要抓住它,相信其定能成為我斗破蒼穹的利劍,我必懷揣著詩意掠走白云。
夸父雖然終究沒能奔向太陽,可是哪怕倒下,手杖也幻化成了一片桃林。瞄準月亮,即便你沒有達到,你也將置身于星星之中。我必當以此自勉,走向詩意的遠方。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