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聽媽媽說,她看到過小鳥因為沒看清透明的玻璃,直接沖向玻璃墜落在地,當她想過去救那受傷的小鳥時,旁邊的人跟她說,“讓小鳥自己撲騰撲騰,一會兒就會重新飛起來了,去救它反而可能害了它”。
果然,小鳥不停地掙扎,奮力地撲騰著翅膀,一次兩次的失敗,小鳥依然用力地想要重獲自由,一兩片羽毛掉落了,它還是不放棄,努力尋找平衡,繼續拍打著翅膀。十次二十次的努力過后,小鳥終于又飛了起來,雖然慢慢悠悠地,卻越飛越快越飛越遠。
2
一個記者朋友,每月花錢都大手大腳,月薪2萬,每月只能剩8千。我工資發下來一分錢不花都沒有別人花剩下的多啊!
以前覺得節流就夠了,把節流做好,再理好財,就能過上滋潤的小日子。殊不知,開源才是理好財的基礎,才是提升生活質量的保障啊!收入上去了才不會在看到600塊的鞋子時默念這是我1/6的工資,猶猶豫豫不舍的買。
同時這位記者朋友說了一句很霸氣的話:“我想要的東西,通過我自己的努力,我現在都得到了”。
3
年輕人心中總是有各種對現狀的不滿。曾經的我也抱怨,抱怨自己的工作,抱怨同事,抱怨爸媽不理解,抱怨自己得不到機會。那段灰暗的日子,每天都充滿了絕望,睡醒覺得又將是重復的一天,沒有生機和活力,每天都覺得自己被困住跳不出來,情緒急躁易怒,睡眠質量很差,要么睡不著,要么凌晨就醒了,沒干什么事就覺得很疲累,對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甚至看不到未來的希望,糟糕的情緒把我困住,我一味地感慨自己的工資,卻沒有做出任何提升競爭力的舉措。后來才發現,這些癥狀,是輕度抑郁,我,生病了。
我開始去找心理醫生訴說,看心理類的書籍,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探尋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么,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欣賞自己的優點,哪怕這優點再小再尋常。慢慢地,我告訴自己:想要的東西,自己去追尋。不要老是抱怨,眼界不要局限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胸懷要裝些更寬遠的東西而不是計較和埋怨。生活沒那么甜,生活在異鄉更是滋味惆悵。可我們還年輕,年輕時候誰不曾迷茫,多折騰多嘗試,不斷試錯。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你更是要給自己勇氣,給自己最大的愛。這不是自戀,這是對自己負責,對自己好,如果沒有男/女朋友,那就更應該給自己滿滿的愛和大大的鼓勵,充滿干勁地去迎接未來。
4
現在的我,雖然對未來有懷疑,但更多的是對自己的肯定。是,我依然沒有看到未來的希望在哪里,但是我可以自己努力創造出一絲絲希望,畢竟希望是治愈內心疾病的良藥。把抱怨和不滿化作動力和壓力,忘卻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像撞到玻璃的小鳥一樣,不停地撲騰著,奮力地掙扎,最終慢慢地重新起飛。像那位記者朋友一樣,不靠爹媽不靠運氣,而是靠自己獲得想要的一切。路會累,會有困難,但我已經啟程,你要和我同行嗎?